[发明专利]包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10723.8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4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上杉知宏;松永伸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D30/08 | 分类号: | B65D30/08 |
代理公司: | 深圳瑞天谨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40 | 代理人: | 温青玲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上京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叠多个膜而多重形成的包装袋,特别涉及被着色料着色的包装袋。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包装液体、半流体、粉体等的包装袋,提出了将重叠多个膜而构成的多重膜形成为袋状的包装袋。对于该包装袋,构成多重膜的膜彼此在大范围内为非接合状态,在该非接合状态的区域中彼此能够侧滑。由此,即使1张膜产生针孔,其它膜也不会有损伤,对于弯曲应力,即使1张膜受到应力,其它膜也能够滑动而避开,因此,可得到耐针孔性、耐冲击性等机械特性良好等效果。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该包装袋通过将多重膜弯曲成筒状并将边缘部密封而形成收容被包装物的收容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430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从设计性、异物发现等观点出发,该包装袋有时用颜料、染料等着色料进行着色。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导致着色料转移至被包装物而污染被包装物。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使构成多重膜的膜彼此在大范围内为非接合状态,可实现良好的机械特性。但是,如果构成多重膜的各膜彼此的粘连性高,则会出现产生贯通多个膜的针孔、膜无法滑动而避开应力之类的状况,产生机械特性降低等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袋,其能够防止多重膜所含的着色料污染被包装物,并且构成多重膜的膜彼此的粘连性低,能够良好地保持机械特性。
为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包装袋的特征在于,是将多重层叠膜构成为袋状而形成的,该多重层叠膜是重叠多个层叠膜而多重构成的,仅上述层叠膜的除了与被包装物接触的层以外的任一层或多层含有着色料。
根据本发明的包装袋,由于与收容空间接触的层以外的至少一层含有着色料,所以含有着色料的层不会与被包装物接触,因而着色料不会转移至被包装物。
此外,本发明的包装袋的含有上述着色料的层优选为构成上述多重层叠膜的多个层叠膜中的邻接的一个层叠膜与另一个层叠膜中的、至少上述一个层叠膜的与上述另一个层叠膜接触的层。
根据该包装袋,由于邻接的一个层叠膜与另一个层叠膜中的、至少一个层叠膜的与另一个层叠膜接触的层含有着色料,因此能够降低一个层叠膜与另一个层叠膜的粘连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含有着色料的层不与被包装物接触,所以着色料不会转移至被包装物。由此,能够提供可防止被包装物被着色料污染的包装袋。此外,通过将该含有着色料的层作为相互邻接的一个层叠膜与另一个层叠膜中的、至少一个层叠膜的与另一个层叠膜接触的层而形成,能够提供可降低层叠膜彼此的粘连性并且可良好地保持耐冲击性、耐针孔性等机械特性等的包装袋。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包装袋的构成的概要的图,(A)是构成包装袋的多重层叠膜的立体图,(B)是多重层叠膜的详细立体图,(C)是将多重层叠膜弯曲成筒状的形态立体图,(D)是对弯曲成筒状的多重层叠膜的重叠边缘部实施了纵向密封的状态的立体图,(E)是对弯曲成筒状的多重层叠膜的上下边缘部实施横向密封而形成的包装袋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多重层叠膜的A-A截面图。
【图3】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包装袋的B―B截面图。
【图4】是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以采用信封粘贴形式贴合的包装袋1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对包装袋1的构成概要进行说明。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包装袋1的构成的图。
图1(A)是多重层叠膜4的立体图,图1(B)是多重层叠膜4的详细立体图。本实施方式中的多重层叠膜4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利用公知的充气法形成为多层的筒状,将该筒状物挤压至扁平,由此以边缘6、6为界表现为2张层叠膜(内侧层叠膜2和外侧层叠膜3)。该多重层叠膜4是从使筒状的膜成为扁平并卷绕的卷状膜5切割规定长度的区域而形成的。即,对于多重层叠膜4,通过使筒状的膜成为扁平,从而形成内侧层叠膜2与外侧层叠膜3重叠的状态,各层叠膜2、3在各层叠膜2、3的边界即两侧边缘6、6处连接。应予说明,作为像这样表现为2张层叠膜的方式的多重膜,还可适用利用辊压接使2张膜伪粘合的方法等公知的技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充气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洛株式会社,未经京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107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面体包装的分配
- 下一篇:具有弯曲控制特征的容器端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