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阳光装配玻璃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08834.5 | 申请日: | 2014-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5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S·马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欧洲玻璃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17/36 | 分类号: | C03C17/3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力更 |
| 地址: | 比利时卢万***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层 吸收层 透明氧化物层 介电涂层 润湿层 太阳能辐射 介电层 玻璃 堆叠 多层 太阳能控制 包围 材料形成 交替布置 透明装配 透明 混合物 氮化硅 氮化铝 防阳光 氧化锌 氧化物 衬底 装配 合金 | ||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控制透明装配玻璃,包含:在玻璃衬底上的透明多层堆叠,所述透明多层堆叠包含n个基于银的功能层和n+1个介电涂层的交替布置,其中n≥1,这样使得每个功能层被介电涂层包围,以及至少一个太阳能辐射吸收层,所述至少一个太阳能辐射吸收层被包围在介电涂层之一内的两个介电层之间,这两个介电层是由选自氮化铝或氮化硅或它们的混合物的材料形成。至少一个功能层被布置在所谓的吸收层的顶部,并且中间透明氧化物层和基于氧化锌的润湿层被布置在所述吸收层与所述功能层之间,所述中间透明氧化物层选自锌、锡、锆、钛或其合金的氧化物,所述中间透明氧化物层具有与所述润湿层不同的组成,所述润湿层是紧邻所述功能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是太阳能控制装配玻璃(vitrage)领域,这些太阳能控制装配玻璃由具有多层堆叠的玻璃衬底组成,其中反射红外辐射的至少一个薄功能层产生了太阳能控制特性。所述功能层结合有介电层,所述介电层的作用尤其是调节反射、透射和色度特性以及保护所述堆叠的特性免受机械或化学损害。所述堆叠还包含太阳能辐射吸收层,所述太阳能辐射吸收层的作用是增加由反射红外辐射的功能层赋予的太阳能控制特性。此外,调节此太阳能辐射吸收层的厚度使得有可能调节光吸收和透光率。
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旨在被装配在建筑物中,而且还有在机动车辆中的装配玻璃。取决于它们的用途,某些所需特性可以不同。
太阳能控制装配玻璃具有多种功能。它们尤其是涉及防止机动车辆的乘客室内的过热,特别是当阳光辐射足够强烈时对于穿过透明天窗的阳光、或对于暴露于阳光辐射的建筑物。根据某些实施例,这种预防过热可以获得同时保持适当的透光率。
在尤其是用于建筑物、而且还有用于机动车辆的装配玻璃的情况下,它们正越来越要求能够经受热处理而不实质性地改变它们的光学特性(特别是它们的透光率)以及它们的颜色(尤其是在反射时)。该目的是为了能够并排放置热处理的装配玻璃和其他未经热处理的装配玻璃,而不出现颜色差异。该优点尤其体现在生产成本上,因为仅需要生产一种产品而不必生产两种不同的产品。
在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这些光学特性是对于其衬底是由4mm厚的普通透明“浮法”玻璃制成的装配玻璃定义的。衬底的选择明显地对这些特性具有影响。对于普通的透明玻璃,穿过4mm(在不存在层的情况下)的透光率是约90%具有8%的反射,其是使用符合由CIE标准化的D65“日光”光源的源并以2°的立体角测量的。能量测量是根据标准EN 410进行的。
术语“玻璃”应理解为表示无机玻璃。这意味着厚度为至少大于或等于0.5mm并且小于或等于20.0mm、优先地至少大于或等于1.5mm并且小于或等于10.0mm的玻璃,该玻璃包含硅作为装配玻璃质材料的必要成分之一。对于某些应用,该厚度可以是,例如,1.5或1.6mm,或2或2.1mm。对于其他应用,它将是,例如,约4或6mm。透明、超透明或本体带色的硅-含钠-含钙玻璃是优选的。
多层堆叠的存在可以造成颜色问题。市场通常要求装配玻璃在透射和在反射二者时提供尽可能中性的并且因此相对灰色外观的颜色。略微绿色或带青色的颜色也是有可能的。然而,偶尔也要求显著更明显的色度,例如蓝色或绿色,以满足特定的美学标准。这些多层堆叠,并且特别是围绕功能层的介电层的性质、指数和厚度尤其被选择为控制这些颜色。
机动车辆装配玻璃在理论上可以是多层的以给予这些装配玻璃更好的绝缘特性,尤其是热绝缘,如对于建筑物的装配玻璃总体上是这种情况。总体上,然而,具有本发明的类型的多层堆叠的机动车辆装配玻璃是层压的,所述多层堆叠被安排在该层压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欧洲玻璃公司,未经旭硝子欧洲玻璃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8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