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削镶刀、切削工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8672.5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4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B27/22 | 分类号: | B23B27/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 工具 以及 加工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削镶刀、切削工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切削加工等中所使用的切削工具,使用在刀夹上安装有切削镶刀的不重磨式的切削工具。这种切削工具所使用的切削镶刀通常采用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侧面,且在上表面与侧面的交线部形成有切削刃的结构。通过使该切削刃与金属构件那样的旋转的被切削件接触,从而能够切削被切削件。
作为切削镶刀,提出了如日本特开2009-208216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刀头那样,将被切削件的切屑所抵接的突起设置于上表面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镶刀中,通过使被切削件的切屑与第一隆起、以及从第一隆起延伸的第二隆起抵接而能够使切屑弯曲。
在进给量较小的低进给加工中,切屑沿着上表面行进。因此,在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镶刀的情况下,能够使切屑与第一隆起以及第二隆起抵接。然而,在进给量较大的高进给加工中,切屑立起,且切屑从切削刃沿着相对于下表面大致水平的方向行进,因此切屑从上表面离开而行进。因此,有时会不与第二隆起接触而仅与第一隆起接触。在这样的情况下,仅第一隆起的前端的一点与切屑抵接,因而切屑的流动变得不稳定,切屑处理的稳定性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低进给加工以及高进给加工中均能够进行稳定的切屑处理的切削镶刀、切削工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切削镶刀呈多边板形状,其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位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之间的侧面,在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侧面交叉的棱线处形成有切削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包括:凸形状的主部,其具有平坦的上端面;第一突出部,其从该主部朝向所述上表面的角部突出;第二突出部,其从该第一突出部朝向所述角部突出;以及一对突起,其以将该第二突出部的前端与所述角部之间的区域夹在中间的方式位于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切削刃之间。并且,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上端的高度比所述主部的上端面的高度低,且比所述切削刃的高度高,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上端的高度与所述切削刃的高度相等,所述一对突起的上端的高度比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高度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切削镶刀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切削镶刀中的区域A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切削镶刀的俯视图。
图4是将图3所示的切削镶刀中的区域B放大后的俯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切削镶刀中的沿D1-D1剖面的剖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切削镶刀中的沿D2-D2剖面的剖视图。
图7是图4所示的切削镶刀中的沿D3-D3剖面的剖视图。
图8是图4所示的切削镶刀中的沿D4-D4剖面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切削镶刀>
以下,利用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的切削镶刀1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在以下所参照的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简化地示出了实施方式的结构部件中的为了说明本发明所必需的主要部件。因此,本发明的切削镶刀可以具备以下所参照的各图中未示出的任意的结构部件。另外,各图中的部件的尺寸并未忠实地表现实际的结构部件的尺寸以及各部件的尺寸比例等。
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切削镶刀1具备在俯视观察时的形状是四边形,具体而言是菱形的上表面3以及下表面5。更具体而言,上表面3以及下表面5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四边形。形成四边形的各边的交点即角部分别成为曲线形状的拐角部。
另外,在上表面3与下表面5之间具备与这些面分别连接的侧面7。侧面7具有;位于上表面3以及下表面5上的形成四边形的各边之间的四个平坦部分;以及位于上表面3以及下表面5上的成为曲线形状的部分之间的四个曲面形状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侧面7中的曲面形状部分之一作为拐角侧面7a。另外,该拐角侧面7a夹在中间配置,将侧面7的平坦部分的一方作为第一侧面7b,且将另一方作为第二侧面7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8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