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优选用于车辆传动系的减振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08126.1 | 申请日: | 2014-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1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 发明(设计)人: | C·威克尔;M·克拉姆;D·皮特纳;P·哈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123 | 分类号: | F16F15/123;F16F15/14;F16H4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苏娟 |
| 地址: | 德国腓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优选 用于 车辆 传动 组件 | ||
1.一种减振组件,该减振组件包括:
-扭转减振器组件(34;34a),其包括:第一扭转减振器(38;38a),该第一扭转减振器具有为了扭矩传递而与驱动机构联结或能够与之联结的第一初级侧(42;42a)和能够克服第一减振元件组件(54;54a)的回位作用围绕转动轴线(A)相对于所述第一初级侧(42;42a)转动的第一次级侧(52;52a);以及第二扭转减振器(40;40a),该第二扭转减振器具有与所述第一次级侧(52;52a)连接的第二初级侧(60;60a)和能够克服第二减振元件组件(66;66a)的回位作用围绕所述转动轴线(A)相对于所述第二初级侧(60;60a)转动的并且为了扭矩传递而与从动机构(50;50a)联结或能够与之联结的第二次级侧(62;62a),
-偏移质量摆动组件(36;36a),其包括偏移质量支架(70;70a)和偏移质量组件(75;75a),该偏移质量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能够从中间相对位置偏移地支撑在所述偏移质量支架(70;70a)处的偏移质量(74;74a),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元件组件(54;54a)包括多个在周向方向上接连的并且彼此并联起作用的第一减振元件单元(56;56a),或/和所述第二减振元件组件(66;66a)包括多个在周向方向上接连的并且彼此并联起作用的第二减振元件单元(68;68a),
该减振组件还包括支撑构件(86a、86b),其用作径向外部的止挡,所述径向外部的止挡用于沿径向外置的减振元件组件(54a、54b)的至少一个减振元件单元(56a、56b),其中,所述支撑构件(86a)具有自由的端部结构(87a、87b),所述端部结构在轴向方向上比所述减振元件单元(56a、56b)延伸得更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组件,其中,在所述支撑构件(86a、86b)的自由的端部结构(87a)和贴靠区域(89a、89b)之间构造有半径,该半径在2mm和20mm之间的值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组件,其中,所述自由的端部结构(87a、87b)与所述支撑构件(86a、86b)一件式地构造为板材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组件,其中,所述自由的端部结构(87a、87b)平行于轴向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组件,还包括:
沿径向外置的减振元件组件(54a、54b),所述减振元件组件布置在盘状构件(83a、83b)处,和
支撑构件(86a、86b),其用作沿径向外部的止挡,所述沿径向外部的止挡用于所述减振元件组件(54a、54b)的至少一个减振元件单元(56a、56b),
其中,所述支撑构件(86a、86b)在所述支撑构件(86a、86b)的端部(87)处的内径小于所述盘状构件(83a、83b)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组件,还包括:
沿径向外置的减振元件组件(54a、54b),所述减振元件组件布置在盘状构件(83a、83b)处,和
支撑构件(86a、86b),其用作沿径向外部的止挡,所述沿径向外部的止挡用于所述减振元件组件(54a、54b)的至少一个减振元件单元(56a、56b),其中,所述支撑构件(86a、86b)与所述盘状构件(83a、83b)通过连接结构(85a、85b)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处在和所述减振元件单元(56a、56b)的中点相应的径向高度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组件,还包括:
为了扭矩传递而与驱动机构联结的或能够与之联结的初级侧(42b);和
能够克服沿径向外置的减振元件组件(54b)的回位作用围绕转动轴线相对于所述初级侧(42b)转动的次级侧(52b),其中,所述初级侧(42b)和所述次级侧(52b)构造成在一些运行状态中在轴向方向上彼此贴靠,以防止所述次级侧(52b)接触壳体外罩(12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用于车辆传动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81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