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管线的安装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6205.9 | 申请日: | 2014-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6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J·罗登伯赫;T·W·A·费赫马耶尔;R·L·W·瑙韦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特里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9 | 分类号: | F16L1/19;F16L1/20;F16L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管线 安装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降低设置有第二端部连接器的管线的方法,其中使用用于铺设离岸管线和/或安装海底起升装置的海洋管线安装系统,所述安装系统至少适配为实施卷筒铺设方法,其中所述安装系统包括:
-一个或者多个储存卷筒,其用于储存待安装的管线,
-管线下水塔,其适配为将管线以管线下水轨迹下水到海里,
-管线引导部,其设置在较高位置用于将所述管线引导到沿着所述管线下水塔的管线下水轨迹,
-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每个张紧器包括张紧器框架和由所述张紧器框架支撑的多个轨道,所述轨道适配为接合管线并且支撑下水的管线的至少部分重量,
-张紧器框架,其由相关的支撑组件支撑,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框架的支撑组件适配为允许张紧器框架相对于塔在作用位置和缩回的非工作位置之间的位移,其中,在所述作用位置管线下水轨迹穿过张紧器框架且在轨道之间延伸,从而使得轨道能够在管线上接合,
-悬挂夹紧件,其布置在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下面,
-抛投和回收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抛投和回收线缆和相关的抛投和回收绞车,以及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滑轮的滑轮组成,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滑轮由管线下水塔支撑在管线下水塔的上面位置,
-辅助小车,其适配为支撑下水的管线的重量,并且当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框架处于缩回非工作位置时,该辅助小车为沿着在管线下水轨迹上的轨道能够移动,从最高的张紧器之上的位置到最低的张紧器之下的位置,所述轨道由管线下水塔支撑;
其中,辅助小车包括:
○抛投和回收连接器,其允许抛投和回收线缆在最高的张紧器之上的位置连接至辅助小车,并从而允许辅助小车与从其悬挂下来的下水的管线一起降低;
○抛投和回收线缆引导部,其在连接至抛投和回收线缆的下水的管线的抛投和回收过程中,至少是在最低张紧器下面的位置,允许抛投和回收线缆通过辅助小车来引导且穿过辅助小车;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辅助小车布置在最上面的张紧器上方,并且将抛投和回收系统的抛投和回收线缆连接至辅助小车;
-将管线从一个或者多个储存卷筒,通过管线引导部和通过在张紧器的作用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在管线下水轨迹上下水到海里,
-在管线下水轨迹上布置第二端部连接器,
-中断管线的下水,
-将第二端部连接器附接至辅助小车,
-借助辅助小车使第二端部连接器和下水的管线从抛投和回收系统悬挂下来,
-将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框架从作用位置位移到缩回位置,
-通过辅助小车降低第二端部连接器与下水的管线,
-中断第二端部连接器与下水的管线的下水,并且在悬挂模块中悬挂第二端部连接器,
-将第二端部连接器从辅助小车分开,
-将抛投和回收线缆从辅助小车分开,
-将抛投和回收线缆设置在抛投和回收线缆引导部中,
-将抛投和回收线缆连接至第二端部连接器,
-通过抛投和回收线缆降低第二端部连接器与下水的管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辅助小车还包括水平引导部,至少两个抛投和回收线缆沿着所述水平引导部能够移动,使得执行步骤:
-在应用单一下降抛投和回收时,将一个抛投和回收线缆引导部布置于管线下水轨迹上,并且
-在双下降抛投和回收的情况下,将两个抛投和回收线缆引导部布置于管线下水轨迹的相对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辅助小车还包括夹紧件,所述夹紧件具有两个加紧部,其中将第二端部连接器附接至辅助小车的步骤通过将所述加紧部向彼此移动来执行,以与第二端部连接器在管线下水轨迹上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设置在塔的上部由支撑框架支撑的工作平台,所述方法包括使得工作平台相对于塔移动进入或者离开塔的管线下水轨迹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设置J式铺设装置,所述J式铺设装置包括至少:
-管道装载器,
-管道段对齐装置,
-管道段工作站,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通过所述管道装载器,依次将管道段供应至与管线下水轨迹对齐的较高位置;
所述管道段对齐装置将管道段与预先下水的管线的上端对齐;
-在管道段工作站将管道段连接至下水的管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特里克公司,未经伊特里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62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