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5744.0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7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小松诚一郎;荒畑哲夫;古田雄亮;加藤宽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32;F1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JP2008-215459A公开了一种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包括:缸体;活塞,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缸体内并将缸体内划分为伸侧室与压侧室;阻尼通路,其设于活塞并用于连通伸侧室与压侧室;壳体,其安装于活塞杆的顶端并用于形成压力室;自由活塞,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压力室内并将压力室划分为伸侧压力室与压侧压力室;螺旋弹簧,其用于对自由活塞施力;伸侧通路,其用于连通伸侧室与伸侧压力室;以及压侧通路,其用于连通压侧室与压侧压力室。
由于压力室被自由活塞划分为伸侧压力室与压侧压力室,因此伸侧室与压侧室不会经由伸侧通路和压侧通路直接连通。但是,若自由活塞进行移动,则伸侧室与压侧室之间的容积比发生变化,压力室内的液体与自由活塞的移动量相对应地出入于伸侧室和压侧室。因而,压力室在表观上以伸侧室与压侧室经由伸侧通路和压侧通路连通的方式进行工作。
这样的缓冲装置相对于较低频率的振动输入而产生了较高的阻尼力,相对于较高频率的振动输入而产生了较低的阻尼力。由此,缓冲装置在车辆转弯中等输入的振动的频率较低的场合下能够产生较高的阻尼力,并且在像车辆通过路面的凹凸这样的输入的振动的频率较高的场合下能够产生较低的阻尼力。因此,缓冲装置能够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度。
发明内容
在上述缓冲装置中,在壳体的内周设有台阶部。若自由活塞向压缩压侧压力室的方向、即下方进行位移并达到移动极限,则台阶部与自由活塞的压侧压力室端接触,自由活塞向下方的位移受到限制。另外,若自由活塞向压缩伸侧压力室的方向、即上方进行位移并达到移动极限,则壳体的上端与自由活塞的伸侧压力室端接触,自由活塞向上方的位移受到限制。
因而,在输入振幅较大的振动的情况下,自由活塞的位移在冲程末端受到限制,液体经由压力室的往返消失,因此缓冲装置能够发挥较大的阻尼力并抑制完全伸展、触底。
但是,有可能在自由活塞撞击台阶部时产生撞击声,从而对车辆搭乘者带来别扭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撞击声的产生的缓冲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某一技术方案,缓冲装置包括:缸体;活塞,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缸体内并将缸体内划分为伸侧室与压侧室;阻尼通路,其用于连通伸侧室与压侧室;壳体,其用于形成压力室;自由活塞,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压力室内并将压力室划分为伸侧压力室与压侧压力室;伸侧通路,其用于连通伸侧室与伸侧压力室;压侧通路,其用于连通压侧室与压侧压力室;弹簧元件,其用于将自由活塞相对于壳体定位在中立位置并且发挥抑制自由活塞自中立位置进行位移的作用力;缓冲件,若自由活塞相对于壳体自中立位置进行位移预定的位移量以上,则该缓冲件与自由活塞接触而抑制自由活塞的继续位移;以及缓冲件固定构件,其固定于壳体并用于保持缓冲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的变形例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的变形例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缓冲装置的阻尼力相对于输入频率的特性的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缓冲装置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添加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第1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萱场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萱场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5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显示物件的固定系统
- 下一篇:止推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