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放电装置和用于对电池组放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5107.3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6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马丁·J·克莱恩;丹尼尔·K·麦克尼尔;穆罕默德·阿拉木厄尔;加里·尼韦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B60L11/18;B60W10/2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高伟,陆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放电 装置 用于 方法 | ||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辆或者在下文中称作电动车辆的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中,可以具有紧急响应器为驾驶员提供帮助。本发明人在这里已经认识到,具有一种电池组放电装置将是有利的,在电动车辆或者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中,紧急响应器能够利用该电池组放电装置以安全地对电池组放电。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对电池组放电的电池组放电装置。该电池组放电装置包括手持部件,该手持部件具有手柄部分和从手柄部分延伸的致动部件。该电池组放电装置进一步包括对接(docking)装置,该对接装置具有壳体、开关和电阻器。壳体具有穿过其延伸的孔隙。开关邻近于孔隙地布置在壳体中。开关具有常开操作位置。电阻器电联接到开关。开关进一步构造为电联接到电池组。手持部件的致动部件构造为布置在对接装置的壳体的孔隙中,使得致动部件将开关转换到闭合操作位置。
提供了一种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对电池组放电的电池组放电装置。该电池组放电装置包括手持部件,该手持部件具有手柄部分和从手柄部分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致动部件。该电池组放电装置进一步包括对接装置,该对接装置具有壳体、第一和第二开关、和电阻器。壳体具有通过其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孔隙。第一和第二开关分别地邻近于第一和第二孔隙地布置在壳体中。第一和第二开关每一个均处于常开操作位置。电阻器电联接在第一和第二开关之间。第一和第二开关进一步构造为电联接到电池组。手持部件的第一和第二致动部件构造为分别地布置在对接装置的壳体的第一和第二孔隙中,使得第一和第二致动部件分别地将第一和第二开关分别地转换到第一和第二闭合操作位置。
提供了一种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对电池组放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一种具有手持部件和对接装置的电池组放电装置。手持部件具有手柄部分和从手柄部分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致动部件。对接装置具有壳体、第一和第二开关、和电阻器。壳体具有通过其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孔隙。第一和第二开关分别地邻近于第一和第二孔隙地布置在壳体中。第一和第二开关每一个均处于常开操作位置。电阻器电联接在第一和第二开关之间。第一和第二开关进一步构造为电联接到电池组。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手持部件的第一和第二致动部件分别地布置在对接装置的壳体的第一和第二孔隙中,从而第一和第二致动部件分别地将第一和第二开关分别地转换到第一和第二闭合操作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电池组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组放电装置的电动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池组放电装置的示意图,该电池组放电装置具有对接装置和手持部件;
图3是图1的电池组放电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图2的手持部件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对接装置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壳体的另一示意图;
图7是在图2的对接装置中利用的底板和电气构件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底板和电气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9是图7的底板和电气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10是沿着图2中的线10-10截取的、图2的电池组放电装置的截面图;
图11是当手持部件未联接到对接装置时图2的对接装置的截面图;
图12是沿着图2中的线12-12截取的、图2的对接装置的截面图;
图13是当手持部件未联接到对接装置时图2的对接装置的截面图;
图14是沿着图2中的线14-14截取的、图2的对接装置的截面图;
图15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对电池组放电的方法的流程图;并且
图16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个电池组放电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示了电动车辆10。电动车辆10包括电池组20、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池组放电装置30和电缆40、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5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电力变换装置
- 下一篇:对失衡模式下的三相电压转换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