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衣物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4281.6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3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金荣锡;韩仁宰;金孝埈;洪尚郁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25/00 | 分类号: | D06F25/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张浴月,李玉锁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衣物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设备可以洗涤和/或烘干衣物,并且可以包括例如洗衣机、烘干机以及组合式洗衣烘干机。能够烘干衣物的衣物处理设备可以供应高温空气(热空气),并且基于所采用的空气流动方法可以包括排出式衣物处理设备和循环式(冷凝式)衣物处理设备。
使来自容置衣物的衣物容纳空间的空气再循环的循环式衣物处理设备可以去除从衣物容纳空间排放的空气的水分(除湿),并且加热并将空气再次供应回到衣物容纳空间中。排出式衣物处理设备可以将加热空气供应到衣物容纳空间中并将从衣物容纳空间排放的空气排出到衣物处理设备的外部,而不是将空气再次供应回到衣物容纳空间中。
在如上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中采用的热空气供应装置可以包括从衣物容纳空间排放空气的鼓风机和加热鼓风机移动的空气的热交换器。鼓风机可以位于热交换器的前面,使得从衣物容纳空间排放的空气依次通过鼓风机和热交换器并且被再次供应到衣物容纳空间中。如果从衣物容纳空间排放的空气仅通过热交换器的一部分,衣物处理设备的热交换效率可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高烘干效率的衣物处理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允许由鼓风机移动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的整体区域来实现高热交换效率的衣物处理设备。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空气供应单元位于容纳衣物的衣物容纳单元上方从而可使衣物处理设备的体积的增大最小化的衣物处理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确保自动清洁用于过滤将要供应到热交换器中的空气的过滤器单元的衣物处理设备。
本发明的附加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部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加以阐述,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研究了以下内容之后其内容将会变得清楚,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而得知。
解决方案
本文具体实施并宽泛描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可以包括:机壳,具有衣物口;衣物容置装置,设置在机壳中并配置为通过衣物口将衣物容置于其中;循环通道,经由衣物容置装置循环空气,包括:吸气管,将来自衣物容置装置的内部空气引导至循环通道中;排气管,将空气从空气循环通道排放回到衣物容置装置中;以及连接管,连接吸气管和排气管;热交换器,设置在连接管中;以及鼓风机,设置在热交换器和排气管之间以通过循环通道循环衣物容置装置的内部空气。
循环通道可以将空气从衣物容置装置的后方区域引导至衣物容置装置的面向形成在机壳中的衣物口的前方区域。
吸气管可以被连接至衣物容置装置的后部,并且排气管被连接至衣物容置装置的前部。
衣物容置装置可以具有圆柱形状,并且吸气管和排气管被固定至衣物容置装置的周面的上部。
衣物容置装置可以包括:圆柱形的桶,设置在机壳中并具有面向形成在机壳中的衣物口的桶开口;滚筒,可旋转地设置在桶中并配置为容置通过桶开口送入的衣物;以及垫圈,连接桶开口和衣物口以便防止洗涤水从桶渗漏。
吸气管可以被固定至桶的周面的上部,并且排气管被固定至垫圈。
吸气管和垫圈可以是隔振元件。
吸气管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波纹管形成。
热交换器可以包括:蒸发器,设置在连接管中以除湿空气;冷凝器,设置在连接管中以加热从蒸发器接收的空气;以及压缩机,设置在连接管的外部并且通过制冷剂管连接至蒸发器和冷凝器。
循环通道可以被固定至衣物容置装置的周面的上部并沿穿过衣物容置装置的上部的对角线方向延伸,并且其中压缩机可以被设置在容置装置上方的循环通道与机壳之间的空间中。
本文具体实施并宽泛描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可以包括:机壳,具有衣物口;衣物容置装置,设置在机壳中并配置为通过机壳中的衣物口将衣物容置于其中;循环通道,固定至衣物容置装置的上部以引导从衣物容置装置排放的空气并将空气再次供应回到衣物容置装置中;热交换器,设置在循环通道中;以及鼓风机,配置为经由衣物容置装置循环内部空气,其中循环通道可以被配置为为热交换器和衣物容置装置提供隔振。
衣物容置装置可以包括:圆柱形的桶,设置在机壳中并具有面向形成在机壳中的衣物口的桶开口;滚筒,可旋转地设置在桶中并配置为通过桶开口将衣物容置于其中;以及垫圈,连接桶开口和衣物口以便防止洗涤水从桶渗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4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