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3833.1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4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卞真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HI |
主分类号: | F02B37/18 | 分类号: | F02B37/18;F02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可变 机构 以及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于调整向位于车辆用增压器等的增压器中的涡轮叶轮侧供给的废气的流量的气体流量可变通路的开口部开闭的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具备上述流量可变阀机构的增压器。
背景技术
作为防止由车辆用增压器(以下,只称为增压器)引起的增压过度上升的对策,通常,在增压器上设置分流通路以及废气旁通阀。分流通路形成于车辆用增压器的涡轮外壳内部,将废气的一部分从涡轮叶轮处分流。废气旁通阀设置于涡轮外壳的适当位置,使分流通路的开口部开闭。在此,分流通路是调整向涡轮叶轮侧供给的废气的流量的气体流量可变通路之一。废气旁通阀是使气体流路可变通路的开口部开闭的流量可变阀机构之一。
关于废气旁通阀的一般性结构进行说明。在涡轮外壳的外壁上贯穿形成支撑孔。在该支撑孔上轴杆可旋转地被支持。该轴杆的基端部(一端部)向涡轮外壳的外侧突出。另外,在轴杆的基端部上一体设置连杆部件。该连杆部件通过驱动器的驱动绕轴杆的轴心向正反方向摆动。
如图1所示,在轴杆的前端部(另一端部)上一体设置安装部件153。在安装部件153上贯穿形成安装孔155。另外,在安装部件153的安装孔155上阀157嵌合设置。阀157允许相对于安装部件153的晃动(包含相对于安装部件153的安装孔155的中心线C’的倾斜度)。而且,阀157具备可与分流通路的开口部侧的阀座抵接或离开的阀主体161、在阀主体161的中央上一体设置且嵌合于安装部件153的安装孔155的阀轴163。在此,通过允许相对于安装部件153的阀157的晃动,能够确保相对于分流通路的开口部侧的阀座的阀157(阀主体161)的随动性(紧贴性)。而且,在阀轴163的顶端部上一体设置用于使阀157相对于安装部件153不能脱离的紧固件167。
因此,增压器运转中,增压器(压缩机叶轮的出口侧的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通过驱动器的驱动,连杆部件向正方向(一方向)摆动。通过连杆部件向正方向摆动,轴杆向正方向旋转。通过轴杆向正方向的旋转,阀向正方向摆动,阀主体161从分流通路的开口侧部的阀座上脱离。由此,通过废气旁通阀137打开分流通路的开口部,废气的一部分从涡轮叶轮分流,向涡轮叶轮侧供给的废气的流量减少。
另外,打开分流通路的开口部后,增压未达到设定压力时,通过驱动器的驱动,连杆部件向反方向(另一方向)摆动。通过连杆部件向反方向的摆动,轴杆向反方向旋转,阀157向反方向摆动,阀主体161抵接于分流通路的开口部侧的阀座。由此,通过废气旁通阀137关闭分流通路的开口部,向涡轮叶轮侧供给的废气流量增加。
并且,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表示涉及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60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015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降低在增压器运转中来自废气旁通阀的振动声音(伴随阀的振动的接触声音),需要不只增大阀的重量也增大紧固件的重量,抑制由废气的脉动压力等引起的阀的振动(阀及紧固件的振动)。
另一方面,由于紧固件重量的增大紧固件的外径变大时,会产生以下的问题。图1表示分流通路的开口部打开、阀157相对于安装部件153的安装孔155的中心线C’倾斜的状态。如该图所示,阀157倾斜时,阀主体161接触于安装部件153的背面153b,与此同时紧固件167接触于安装部件153的表面153a。其结果,大的反作用力会从安装部件153对紧固件167产生作用。因此,伴随增压器的累积运转时间的增加,阀轴163的前端部与紧固件167之间的结合力(缔结力)变得低下,提高废气旁通阀的耐久性,换而言之,提高增压器的耐久性变得困难。而且,图1中的圆形记号表示上述接触的位置。
即,存在降低来自增压器运转中的废气旁通阀的振动声音、提高增压器的耐久性困难这些问题。
并且,上述的问题不只是废气旁通阀,在用于车辆用增压器等的增压器的其他流量可变阀机构中也同样会产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流量可变阀机构以及增压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未经株式会社IH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3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运输制冷系统进行发动机电源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蒸汽阀及蒸汽涡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