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输送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03541.8 | 申请日: | 2014-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6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英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12;G02B2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输送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保持内窥镜的内窥镜输送器具。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使用的内窥镜例如像日本特开2009-172055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在使用后被实施使用了清洗消毒装置的清洗处理和消毒处理。另外,在针对使用后的内窥镜实施借助于清洗消毒装置的自动处理之前,在冲洗台上,使用流水和刷子等进行弄掉已附着于内窥镜的污物的预清洗。
在将预清洗后的内窥镜从冲洗台输送至清洗消毒装置时,由于未对该内窥镜实施消毒处理,而且是湿润的状态,因此需要避免自内窥镜滴落的液滴附着于地板、其他构件。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边防止液滴自内窥镜落下一边输送内窥镜的内窥镜输送器具。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用于输送湿润状态的内窥镜,其中,该内窥镜输送器具包括:保持部,其用于保持内窥镜,并具有在将所述内窥镜配置于上方时去除自所述内窥镜滴落的液体的通孔;以及液体接收部,其以与所述保持部交叉的方式配置,并具有在将由所述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内窥镜配置于上方时向上方开口并接收自所述内窥镜滴落的液体的液密的凹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保持着内窥镜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保持着内窥镜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主视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立体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卷绕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支承面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8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将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载置在处理槽内的状态的图。
图9是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中收纳内窥镜的顺序的图。
图10是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中收纳内窥镜的顺序的图。
图11是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中收纳内窥镜的顺序的图。
图12是表示在冲洗台上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卷绕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14是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主视图。
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另外,在以下说明所使用的各个附图中,为了将各个构成要素设为在附图面上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而使 各个构成要素的比例尺不同,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附图所记载的构成要素的数量、构成要素的形状、构成要素的大小比例以及各个构成要素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第1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一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1是用于输送具有插入部21的内窥镜20的器具,是用于保持插入部21的器具。
另外,内窥镜20是公知的装置,结构并不特别限定,而且省略其详细结构的说明。概括来说,内窥镜20构成为包括用于向被检体内导入的细长的插入部21、设于插入部21的基端侧的操作部22、自操作部22延伸出的通用线缆23以及设于通用线缆23的连接器部24。插入部21除顶端部附近以外具有挠性。
通用线缆23和连接器部24是用于将内窥镜20连接于视频处理器、抽吸装置等外部装置的结构。因而,在内窥镜20具有不必与外部装置相连接而能够以单体进行动作的方式的情况下,不需要通用线缆23和连接器部24。即,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1所保持的内窥镜20只要是构成为至少具有插入部21和操作部22即可。
另外,供内窥镜20的插入部21导入的被检体并不限于人体,也可以是其他生物体,亦可以是机械、建筑物等结构物。另外,内窥镜20并不限于仅拍摄被检体内的光学图像的结构,也可以是利用超声波拍摄被检体的断层图像的结构。
内窥镜输送器具1构成为包括液体接收部5和保持部2。
液体接收部5是形成有凹部5a的盘子状的构件。液体接收部5具有在呈凹部5a朝向大致上方开口的姿势的情况下、能够在凹部5a内接收并积存液体的液密的结构。即,在凹部5a的底面部5e未形成有供液体透过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35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