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业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01237.X | 申请日: | 2014-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5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裕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B62D25/24 | 分类号: | B62D2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作业车辆,其在覆盖机体的壳体的内侧配置燃料箱,并且设置有覆盖设于该壳体的供油用开口部的开闭自如的盖。该盖以盖的下端为支点向外方打开成水平姿态。在盖的内表面设置有对手持(持ち運び)式的燃料补给箱进行定位的定位用卡止部。在该作业车辆中,在将手持式的燃料补给箱载置在盖的内表面后,通过使盖倾斜就能够补给燃料。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设置在作业车辆的前表面且在供油时开闭的燃料箱的开闭壳体。在该开闭壳体的下端设置有铰链。在该开闭壳体打开的状态下,利用设置于铰链的止动件,使开闭壳体的上表面处于大致水平。其结果是,能够在其上表面暂时设置供油用的聚亚安酯箱体(ポリタン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926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12146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具有前后一对纵框架和上下一对横框架的定位用卡止部必须设置在开闭壳体上,导致盖的结构变得非常大。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发明中,必须在开闭壳体的内表面(打开开闭壳体时的开闭壳体的上表面)形成平面,导致该开闭壳体的结构也变得很大。而且,在供油时补给用容器容易打滑,补给作业变得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利用补给用容器容易地补给液体的作业车辆。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作业车辆具有箱体、外装壳体、开闭壳体、铰链部件。箱体具有补给口。外装壳体覆盖箱体,在面向补给口的部分具有开口部。开闭壳体覆盖开口部。铰链部件设置在开闭壳体的下端与外装壳体之间,能够使开闭壳体旋转。在开闭壳体打开时的铰链部件的上部形成有凹部。
铰链部件可以包含至少一个与开闭壳体的旋转轴垂直地延伸的第一板状部件。凹部可以形成于第一板状部件。
第一板状部件可以包含多个凹部。
铰链部件可以还包含第二板状部件。凹部可以形成于第二板状部件。或者,第二板状部件可以包含与第一板状部件的凹部数量相同数量的凹部。
开闭壳体打开时的第一板状部件的上端和第二板状部件的上端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开闭壳体可以在开闭壳体的至少一个端部包含弯曲部。开闭壳体打开时的第一板状部件的上端和弯曲部的上端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开闭壳体可以还包含设置于开闭壳体的内表面的载置部件。开闭壳体打开时的第一板状部件的上端和载置部件的上端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或者,开闭壳体打开时的第一板状部件的上端、弯曲部的上端和载置部件的上端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作业车辆中,在开闭壳体的下端与外装壳体之间设置有铰链部件,在开闭壳体打开时的铰链部件形成有凹部。因此,该作业车辆能够利用简易的结构容易地利用补给用容器进行液体的补给。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业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作业车辆的俯视图。
图3是放大还原剂箱附近的外装壳体的开口部和开闭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从车辆后方观察处于空置状态的开闭壳体的图。
图5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处于将补给用容器载置于开闭壳体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从斜前方观察处于将补给用容器载置于开闭壳体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从前方观察正从补给用容器向还原剂箱的补给口补给还原剂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铰链部件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图9是表示铰链部件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
图1及图2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1。图1是作业车辆1的侧视图,图2是作业车辆1的俯视图。在图1、2中,作为作业车辆1,图示了推土机,但是也可以是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机动平路机、自卸卡车等其他作业车辆。作业车辆1具有驾驶舱2、车辆主体3、工作装置4。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前后方向是指,作业车辆1的前后方向。换句话说,前后方向是指,从落座于驾驶舱2的操作员观察到的前后方向。另外,左右方向是指,从落座于驾驶舱2的操作员观察到的左右方向。侧方是指,作业车辆1的车宽方向、即、上述左方或右方中的任一方。
〔驾驶舱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1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的控制系统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运输和处理系统以及运输商品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