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系统以及电源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00968.2 | 申请日: | 2014-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7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昌男;原田贵功;濑尾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H01M10/44;H02J7/35;H02J9/0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李逸雪 |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系统 以及 放电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源系统,具备:
与外部的商用电源连接,对从商用电源供给的电力进行变换来供给至驱动对象设备的外部电源;
具备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体的多个电池组件;和
将所述多个电池组件并联连接后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的连接组件,
所述电源系统从所述外部电源向各电池组件供给电力,对所述电池单体进行充电,并且在从所述外部电源输出到驱动对象设备的电压下降的状态下,从所述电池组件向驱动对象设备供给电力,
所述外部电源具备:
将从商用电源供给的交流变换为对驱动对象设备进行驱动的规定的输出电压的直流的电源电路;
与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侧连接,向外部的驱动对象设备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线;
与所述电力供给线连接,且连接所述连接组件的连接线;和
设置在所述连接线上,若所述电力供给线的电压变为规定值以下则变为断开的外部连接开关,
所述连接组件具备:
并联线,其将所述多个电池组件并联连接;
连接部,其将各电池组件连接于所述并联线;和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连接部的连接状态,
所述并联线与所述外部电源的连接线连接,
所述连接部具备:
串联连接在所述并联线与各电池组件之间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串联电路;
与所述第二开关并联连接的、由限流电阻和第三开关的串联电路构成的子连接电路;
与所述第一开关并联连接,并且在从所述并联线向该电池组件通电的方向上具有整流作用的第一整流元件;和
与所述第二开关并联连接,并且在从该电池组件向所述并联线通电的方向上具有整流作用的第二整流元件,
所述电源系统对平衡充电模式、通常充电模式、充满电模式、通常放电模式、放电停止模式和驱动停止模式进行切换来对多个电池组件进行充放电,其中
在所述平衡充电模式下,所述控制部使各连接部的所述第一开关断开、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使所述第三开关接通,一边使各电池组件均匀化一边进行预充电;
在所述通常充电模式下,在所述平衡充电模式之后,所述控制部使各连接部的所述第一开关接通、使所述第二开关接通、使所述第三开关断开,使所述电池组件充满电;
在所述充满电模式下,若各电池组件被充满电,则所述控制部使各连接部的所述第一开关接通、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使所述第三开关断开,停止所述电池组件的充电;
在所述通常放电模式下,若在所述充满电模式下所述外部电源的输出电压下降,则所述控制部使各连接部的所述第一开关接通、使所述第二开关接通、使所述第三开关断开,从各电池组件向所述外部电源的电力供给线供给电力;
在所述放电停止模式下,若在所述通常放电模式下所述电力供给线的电压变为所述规定值以下,则所述外部连接开关被控制为断开,停止来自各电池组件的放电;
在所述驱动停止模式下,若在所述放电停止模式下所述电池组件的单电池电压变为规定值以下,则所述控制部使各连接部的所述第一开关断开、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使所述第三开关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系统,其中,
在所述充满电模式下,若所述电池组件的任意一个电池单体的剩余容量从充满电状态下降规定的比例,或者任意一个电池单体的单电池电压变为充电重新开始电压以下,则转变为再充电模式来对该电池组件进行再充电,在所述再充电模式中,所述控制部使各连接部的所述第一开关接通、使所述第二开关断开、使所述第三开关接通,对各电池组件进行预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系统,其中,
在所述充满电模式或所述再充电模式下,若所述外部电源的输出电压下降,则通过预备放电模式从多个电池组件进行放电,
在所述预备放电模式中,各电池组件的电力经由所述第二整流元件和接通状态的所述第一开关被供给至所述并联线,并且该并联线的电力经由接通状态的所述外部连接开关被供给至所述外部电源的电力供给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09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