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继节点RN、宿主基站DeNB及一种通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00691.3 | 申请日: | 2014-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3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戴明增;曾清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继 节点 rn 宿主 基站 denb 通信 方法 | ||
一种中继节点RN、宿主基站DeNB及一种通信方法,RN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宿主基站DeNB发送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RN是否支持数据流聚合;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DeNB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所述RN支持数据流聚合时,接收所述DeNB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用于请求通过所述RN和所述DeNB之间的数据流聚合,与用户设备UE进行通信;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重新配置与所述DeNB之间的承载;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指示所述DeNB通过和所述RN之间的数据流聚合,与所述UE进行通信。本申请通过重新配置Un承载以支持数据流聚合技术,在保证业务连续性的情况下提高用户的吞吐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继节点RN、宿主基站DeNB及一种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无线通信业务需求的增长,无线用频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无线电频谱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此,对频谱资源和用频设备实施科学、有效、统一的管理,提高频谱利用率和频谱管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其中,频谱管理将一部分频谱划分给非授权的用户使用,这部分频谱成为非授权频谱。非授权频谱中5GHz的带宽目前还没有进行广泛的应用,因此在5GHz上应用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成为一种趋势。LTE是由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定义的移动宽带网络标准的下一个演进目标,可实现对现有和未来的无线频带的高效利用。而应用的频段越高(如5GHz),电波传播衰减的越快,传输距离越短,因此引入了LTE增强(LTE-A,LTE-Advanced)技术,即LTE-A是LTE技术的后续演进。
在LTE-A技术中,在接入网的架构中增加了中继节点(RN,Relay Node),负责无线讯号的传送和接收。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LTE-A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图1中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与RN之间的无线链路为接入链路,其空中接口可称为Uu接口。RN与宿主基站(DeNB,Donor eNB)之间的无线链路为回程链路,其空中接口可称为Un接口。DeNB与核心网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业务网关(MME/SGW,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erving Gateway)之间则通过S1接口连接。DeNB主要提供S1和X2接口的路由中继功能,用于中转RN和其他节点的连接,而RN作为一个小区,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用于补充覆盖和提高系统容量。当UE需要和MME通信时,必须使用RN的S1接口通过DeNB和MME连接,此时,RN看起来就像是直接传送数据流给MME。因此,只要是S1接口发送的消息和数据都会先到达DeNB,之后再转发给RN或核心网,在此过程中DeNB只提供S1接口的路由中继功能。
通常RN为低功率节点,响应的RN覆盖较小,不能保证高速移动场景下的业务连续性。此外,由于S1接口采用串行传输的方式,数据只能通过RN节点发送到用户设备,在网络拥塞或者RN覆盖边界等场景下不能有效地动态协调宿主基站和RN节点的资源使用率,无法达到系统的最优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RN、宿主基站DeNB及一种通信方法,通过RN支持数据流聚合技术,为DeNB分担数据的传输,在保证业务连续性的情况下提高用户的吞吐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继节点RN,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宿主基站DeNB发送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RN是否支持数据流聚合;
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DeNB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所述RN支持数据流聚合时,接收所述DeNB发送的请求,所述请求用于请求通过所述RN和所述DeNB之间的数据流聚合,与用户设备UE进行通信;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请求重新配置与所述DeNB之间的承载;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指示所述DeNB通过和所述RN之间的数据流聚合,与所述UE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06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