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光通信网络性能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0503.7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0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恩波;张森;黄延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93 | 分类号: | H04B10/2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光通信 网络 性能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化光通信网络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RFA(Raman fiber amplifier,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光纤网络链路如图1所示,信号在发端被调制后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光纤的损耗,信号功率被衰减,经过拉曼光纤放大器放大,最后信号传输到收端进行解调。如果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噪声指数越小,并且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的非线性畸变(distortion)越小,那么信号能够无电中继传输的距离就越远。
拉曼光纤放大器具有增益带宽大、低噪声和高饱和输出功率等优点,是超大容量、超长距离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的关键器件。其中,采用多个泵浦激光器的多阶拉曼光纤放大器还可以实现信号在宽带范围内的增益平坦以及对信号进行多阶拉曼放大,对于进一步降低噪声有很大好处。
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个二阶反向泵浦的拉曼光纤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一个二阶反向泵浦的拉曼光纤放大器,泵浦pump1和pump2形成一阶泵浦光,pump3形成二阶泵浦光。假设pump1为1427nm激光器,pump2为1453nm激光器,pump3为1360nm激光器,pump1和pump2形成的一阶泵浦光与信号光的频率偏移近一倍斯托克斯频率,一阶泵浦光在光纤中传播时,通过拉曼散射可以放大信号光;pump3形成的二阶泵浦光与信号光的频率偏移近两倍斯托克斯频率,信号光在光纤中传播时,通过泵浦一阶泵浦光以及二阶泵浦光的放大处理后得到放大后的信号光。
现有技术中,虽然二阶拉曼光纤放大器的泵浦功率越高对应RFA的NF(Noise figure,噪声系数)越低,但是通过信号光在光纤链路传输的功率演化可以看出,二阶拉曼泵浦功率高的时候光纤传输链路的Leff(effective length,非线性有效长度)也越大,从而引入的非线性噪声也越大。
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多阶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噪声指数,采用的方式是:
将多阶拉曼光纤放大器的二阶泵浦光功率设置为比一阶泵浦功率大很多,但是这种方式只能保证信号传输之后的OSNR高,不能保证信号的BER(biterror,误码率),而且总的泵浦功率太大会对网络的安全性造成不良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优化光通信网络性能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光通信网络中多阶拉曼光纤放大器的二阶泵浦光功率设置方案不能保证信号的误码率最好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优化光通信网络性能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数据收集单元,用于收集光通信网络的网络状态信息,其中,该光通信网络中包括至少一个多阶拉曼放大器;
增强因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光通信网络对应的目标非线性噪声系数增强因子α;
目标参数获取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非线性噪声系数增强因子α下的,所述多阶拉曼放大器的泵浦功率组合与噪声系数NF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泵浦功率组合与Leff的对应关系,获得所述目标非线性噪声系数增强因子α下的多组泵浦功率组合对应的多组目标NF和目标Leff;
计算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目标非线性噪声系数增强因子α、所述多组目标NF和目标Leff,计算得到所述光通信网络的多个等效光信噪比所述多组目标NF和目标Leff中的每一组目标NF和目标Leff对应一个等效光信噪比
优化单元,用于从所述多个等效光信噪比中,选择最大的等效光信噪比按照所述最大的等效光信噪比对应的泵浦功率组合中的功率值,调整所述至少一个多阶拉曼光纤放大器的泵浦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确定单元还用于利用公式:计算所述等效光信噪比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v为信号频率,Bo为光信噪比OSNR定义的噪声带宽,G为所述多阶拉曼光纤放大器的增益,N为所述第一光通信网络中的放大器个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0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