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离子可充电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0469.3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2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俊;陈彦伊;史珊;康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寒暑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36 | 分类号: | H01M10/36;H01M4/50;H01M4/42;H01M4/64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充电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离子可充电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高容量和长寿命可充电电池是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石,无论从可移动电子器件到电动汽车,都需要高容量和长寿命的电池来提供电源,因此开发高容量的可充电电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充电锌离子电池是一种以锰的氧化物材料为正极活性材料,以锌为负极活性材料,以含锌离子的水溶液为电解液的可充电电池,这种电池具有廉价的特点,但其容量过低,仅200~300mAh g-1。众所周知的是,对于电池而言,具有高的容量是其广泛应用的先决条件。二氧化锰作为电极材料具有电导率低和活性物质利用率低等缺点,目前的锌离子可充电电池中,在正极中添加高导电材料来改善二氧化锰的导电性,容易导致大电流衰减的问题,以及不同的电池容量不均匀的问题。
二氧化锰(简写为MnO2)具有大尺寸的开放式结构,隧道中的阳离子可以和水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即具有离子交换能力,在离子交换过程中,这些隧道结构可保持稳定。前期专利公开以二氧化锰为正极、锌为负极,含锌离子水溶液为电解液的可充电锌离子电池。
这种锌离子电池储存电子的机理如下:
正极:
负极:
这种电池具有廉价的特点,但其容量过低,仅200mAh g-1左右。
【发明内容】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电池容量不均匀的原因,是因为二氧化锰的导电性较差,而与添加的高导电材料混合后,容易出现二氧化锰和导电剂分散不均匀,进而导致制造的不同电池具有不同的容量。
一种锌离子可充电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所述负极的活性材料包含锌,其特征是,所述正极的活性材料包含碳载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碳载二氧化锰复合材料是指,在碳材料载体的表面上附着二氧化锰的材料。
通过引入高导电性和大比表面积的碳材料作为二氧化锰活性材料的载体,把二氧化锰附着在高导电性的碳材料表面,这样有以下好处:
一是改善二氧化锰电极的导电性,提高电池的大电流特性;
二是可以提高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利用率,提高电池正极容量,从而提高整个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
三是得碳载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和导电剂的导电性较为接近,与导电剂混合后,不容易出现因为混合不均匀而导致不同的电池具有不同的容量的问题。
所述电解液包含有锌离子和二价锰离子。
大比表面积的碳材料和电解液中额外添加的锰离子具有非常特殊的协同效应,在其二者同时存在时可大幅提高电池的容量。这种协同效应表现为二价锰离子(Mn2+)在大比表面积碳材料表面进行的可逆的电化学反应:
同时正极材料的二氧化锰提供了额外的四价锰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材料载体可以是碳纳米管、石墨烯、多孔碳或活性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由所述正极的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制作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正极的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后涂覆于正极载体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极的活性材料中还包括缓腐剂,缓腐剂的含量为负极质量的1%以下,所述缓腐剂为铟的氧化物、或铟的氢氧化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锌离子可充电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造含有碳载二氧化锰复合材料活性材料的正极,其中,所述碳载二氧化锰复合材料是指,在碳材料载体的表面上附着二氧化锰的材料;
将负极、电解液和所述正极封装得到锌离子可充电电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解液包含有锌离子和二价锰离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材料载体是碳纳米管、石墨烯、多孔碳或活性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制作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正极的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后涂覆于正极载体上。
在锌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中增加碳载二氧化锰复合材料,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大电流特性,进而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电解液中增加的二价锰离子与碳载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协同反应,增加了电池的容量。
经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电池的容量高于1000mAh g-1。同时这种可充电电池还具有容量高、安全、环保、成本低廉等特点。可以预见这种电池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动车、通讯、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寒暑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寒暑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04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染缸进布机构
- 下一篇:一种面料柔顺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