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73700.7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4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庆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安亿诺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C08L33/04;C08K13/02;C08K5/09;C08K3/04;B29C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共 所用 新型 扫地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商用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一直备受社会疚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扫地机器人的出现为解决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提供了新的出路。然而,在现有的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中,集储尘装置在基座上的设置不甚恰当,以及对于风道灰尘的浓度所进行的判断都是通过安装各自不同的传感器,彼此独立工作完成。因此,现有技术中传感器设置种类繁多、结构复杂,集储尘装置的安装结构不当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将灰尘浓度传感器设置在容置腔测沿上,清洁储尘装置时即可同时清洁了灰尘传感器的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的透光板,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有效清洁灰尘传感器透光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和储尘装置,所述机体上设有容置腔,储尘装置装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 述储尘装置的灰尘进入辅口和机体的灰尘排出辅口相应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测沿上、位于所述灰尘排出辅口的两端处,分别设置一无线高频信号发射器和用于输出灰尘浓度信号给控制模块的一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且所述储尘装置的材质为透明材料,所述透明材料为丙烯酸酯橡胶。
本实用新型将灰尘浓度传感器设置在灰尘通道的外部,特别是设置在安装储尘装置的容置腔测沿上,消费者清洁储尘装置时即可同时清洁了灰尘传感器的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的透光板,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有效清洁灰尘传感器透光板的问题。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将用于判断集储尘装置设置位置和风道灰尘浓度的传感器集成在一起,结构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且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机体和储尘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储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无线高频信号发射器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无线信 号接收器设置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机体和储尘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储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100和储尘装置200,所述机体100上设有容置腔110,储尘装置200装置在该容置腔110内。所述储尘装置200的灰尘进入辅口210和机体100的灰尘排出辅口120相应设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无线高频信号发射器设置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无线信号接收器设置位置示意图。如图3并结合图4所示,在所述容置腔110的测沿上、位于所述灰尘排出辅口120的两端处,分别设置一无线高频信号发射器130和用于输出灰尘浓度信号给控制模块的一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40。为了便于在感测灰尘浓度的同时对储尘装置200的位置进行有效监测,所述公共场所用的新型扫地机器人还设有用于输出储尘装置位置信号给控制模块的一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150,所述第二光信号接收器150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40并排设置在所述容置腔110的同一测沿上。根据需要,所述无线高频信号发射器130为紫外无线高频信号发射器,相对应地,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40和 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150为紫外无线信号接收器。为了方便无线高频信号发射器130和第一无线信号接收器140、第二无线信号接收器150之间的光信号传递,所述储尘装置200的材质为透明材料,所述透明材料为丙烯酸酯橡胶,所述丙烯酸酯橡胶的配方比例按重量份计为:丙烯酸酯橡胶95-125份、加工助剂WB222 0.9-2.7份、硬脂酸0.8-2.5份、碳黑N333 47-55份、半补强炭黑N774 2-3份、防老剂Naugard445 2.2-4.3份、交联助剂HMDC-1 1.2-1.5份、填料2.5-4.6份、增塑剂6-13份、硫化剂0.7-1.2份、促进剂BZ 1.3-2.5份。
本实施例中,丙烯酸酯橡胶的制备步骤为:
(1)母炼胶混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安亿诺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临安亿诺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37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手推清扫车
- 下一篇:自动密封的吸尘器尘袋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