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废弃物过滤灭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73500.1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6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伯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纺织科技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1/00 | 分类号: | A61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于晓霞;于洁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废弃物 过滤 灭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生物废弃物过滤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废弃物是医院、农业或生物实验制造机构、血站等相关单位产生的液体或者悬浮液状的废料。由于生物废弃物中经常含有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不能直接排放到下水道,否则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因此,生物废弃物排放前需在处理装置中杀灭微生物。目前有多种方法能杀灭生物废弃物中微生物,主要分为化学法和加热法。传统的热力连续灭菌装置包括固体分离单元,储存罐、加热单元和相关回路等多个设备组成,结构复杂,装置体积庞大,投资金额较大,不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和需要搬动适应不同生产要求的工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废弃物过滤灭菌装置,解决传统热力连续灭菌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投资金额多,与固体分离装置分开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废弃物过滤灭菌装置,包括腔体、主要进料口、主要出料口、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温度传感器、最冷点温度传感器和短管。腔体为圆筒形,腔体内部设置分离器,分离器连接主要出液口,主要出液口设置在腔体外侧,主要出液口与短管相连,短管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水蒸气发生器相连,腔体底部连通主要出料口,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主要出料口并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腔体顶部设置蒸汽出口,蒸汽出口连接最冷点温度传感器,水平开关与冲洗进水口均设置在腔体顶部,主要进料口设于腔体一端。
生物废弃物在泵的作用下经主要进料口进入腔体内。主要出料口的阀门关闭,液体被迫流经分离器并从主要出液口中流出,此时主要出液口的阀门打开。水蒸气周期性地通过第一连接结构7进入腔体中,水蒸气携带的压力足以分离滤饼,保证分离器的运作。水蒸气冲刷周期为每1~5分钟冲刷5~30秒。固体不断被分离器拦截在腔体内部存放至达到腔体容积限度,水平开关提示腔体容积达到最大限度的点,并控制主要进料口、主要出液口与主要出料口关闭,开始灭菌过程。水蒸气从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进入腔体内部加热固体,温度传感器与最冷点温度传感器共同监测腔体内部温度。灭菌过程结束后,主要出料口阀门打开,将固体排出,另外冲洗进水口打开,冲洗腔体内部。
作为优选,分离器可以为过滤装置、筛网或者旋风分离器。
作为优选,腔体由能耐受310kPa压强和至少144℃的高温的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存在一个控制系统控制并且监控整个装置的运作。
作为优选,过滤装置可拦截直径大于1mm的物质。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均与水蒸气发生器相连。
作为优选,短管可拆卸下来方便更换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过滤装置与灭菌装置一体化,体积较小,方便运输以及安装,同时制造成本下降,适合中小企业或者设备系统内部的生物废弃物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生物废弃物过滤灭菌装置。
其中:2、腔体,3、主要进料口,4、主要出液口,5、主要出料口,6、分离器,7、第一连接结构,8、水平开关,9、第二连接结构,10、蒸汽出口,11、冲洗进水口,12、温度传感器,13、最冷点温度传感器,14、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生物废弃物过滤灭菌装置,包括腔体2、主要进料口3、主要出料口5、第一连接结构7、第二连接结构9、温度传感器12、最冷点温度传感器13和短管14。腔体2为圆筒形,腔体2内部设置分离器6,分离器6连接主要出液口4,主要出液口4设置在腔体2外侧,主要出液口4与短管14相连,短管14通过第一连接结构7与水蒸气发生器相连,腔体2的底部连通主要出料口5,温度传感器12设置在主要出料口5并与第二连接结构9连接,腔体2顶部设置蒸汽出口10,蒸汽出口10连接最冷点温度传感器13,水平开关8与冲洗进水口11均设置在腔体2顶部,主要进料口5设于腔体2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纺织科技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纺织科技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3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囊肿抽吸治疗套件
- 下一篇:一种手术室杀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