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差厚结构的汽车前纵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73329.4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5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渝;马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04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结构 汽车 前纵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纵梁制造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连续差厚结构的汽车前纵梁。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交通状况的改善,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车速的逐渐提高,交通事故总量和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近年来依然严峻。因此汽车的运行安全性正日益受到关注。如何提高汽车在碰撞过程中的被动安全性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成员在汽车碰撞中的伤亡已经成为我国汽车被动安全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技术对于提高汽车耐撞性通常以整车质量的增加为代价。现有技术的汽车前纵梁是用厚度均匀的钢板冲压而成,为了保证碰撞时薄弱部位不被穿透,不得不使用更厚的板料进行成形,使得整个汽车前纵梁钢板厚度增加,从而增加了整车的重量,相应地增加了能耗。
如何实现能耗的最优化使用,进而保证整车质量的减少是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进而设计一种材料厚度呈连续梯度分布、强度连续变化的差厚汽车前纵梁,可以实现强度随着板料厚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针对局部强度要求进行材料的合理分布,在减小汽车前纵梁质量的同时保证了其碰撞安全性,实现了轻量化和安全性的双重目标,避免材料浪费。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连续差厚结构的汽车前纵梁,包括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所述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长度分别为157mm、271mm、291mm和131mm,厚度分别为1.2mm、2.95mm、1.3mm、1.2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的厚度变化位置均设置有100mm长度的过渡区,且过渡区的材料厚度呈线性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连续差厚结构的汽车前纵梁,前纵梁的材料分布更合理,不仅耐撞性评价指标总吸能E和最大碰撞力有较大的改善,而且质量相对于原前纵梁结构减少了3.6Kg,实现了轻量化设计;节约了材料,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续差厚轧制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区,2、第二区,3、第三区,4、第四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连续差厚结构的汽车前纵梁,包括第一区1、第二区2、第三区3和第四区4;所述第一区1、第二区2、第三区3和第四区4长度分别为157mm、271mm、291mm和131mm,厚度分别为1.2mm、2.95mm、1.3mm、1.2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区1、第二区2、第三区3和第四区4的厚度变化位置均设置有100mm长度的过渡区,且过渡区的材料厚度呈线性变化。
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整个前纵梁采用连续差厚轧制板冲压弯曲而成,且保证各段之间材料厚度呈连续变化,并且对于厚度变化的位置都设置了100mm长的过渡区,过渡区的材料厚度呈线型变化。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33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铝骨架车
- 下一篇:一种重型汽车转向器支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