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压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72313.1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巫东升;张连群;李开松;袁佳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麦思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朱广存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DC适配器输入端的正常输入电压为5V,而在当今数码产品众多的情况下,DC座子往往跟其它设备的输入端子相同,故容易出现将9V或12V或24V电压适配器错误接入的情况,当输入端接入的电压过高时,如果不对电子元件进行过压保护,很容易对电子元件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能够保护负载及其他元件的过压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输入端及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及所述输出端之间的连接有场效应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稳压管、若干电阻及若干电容。
作为上述过压保护电路的改进,所述输入端包括电压输入端及接地端,所述输出端包括电压输出端及接地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电压输出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经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且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二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经所述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五电阻及所述稳压管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
作为上述过压保护电路的改进,所述第四电阻对地之间连接有电阻,所述稳压管对地之间连接有限流电阻。
作为上述过压保护电路的改进,所述输出端的接地端通过第二电容进行接地,所述第二电容为电解电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压保护电路,其主要通过稳压管是否被反向击穿来依次控制两个三极管及一个场效应管的工作状态(导通或不导通),进而控制电压输出端是否输出电压来实现过压保护的功能,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过压保护电路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过压保护电路1。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输入端11及输出端12,所述输入端11及所述输出端12之间的连接有场效应管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稳压管ZD1、若干电阻及若干电容。
具体地,所述输入端11包括电压输入端及接地端,所述输出端12包括电压输出端及接地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电压输出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经第一电阻R1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且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1的源极和栅极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二电阻R2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经第五电阻R5及所述稳压管ZD1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另外,所述第四电阻R4对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6,所述稳压管ZD1对地之间连接有限流电阻R7,以保护所述稳压管ZD1不会被烧毁,所述输出端的12接地端通过第二电容EC1进行接地,所述第二电容EC1为电解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麦思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麦思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2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充电电池供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漏电继电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