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电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72274.5 | 申请日: | 2014-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3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建龙 |
| 主分类号: | H02H3/05 | 分类号: | H02H3/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电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通断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路结构简单,可应用在任何用电设备中用于防止用电设备断电后来电自启动的断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电设备已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了。用电设备的普及,随之而来的用电设备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界的关注,比如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用电问题:正常使用中的用电设备由于市电突然断电而停止工作,使用人员又忘记把电源开关关闭而离开了,如果市电恢复供电,用电设备就会有自己启动工作的可能;如果用电设备自己启动工作,那么一方面不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如果用电设备是一些机械动力类设备,如抛光机、磨光机或者电钻类工具时,当其来电自启动并且在无人员看守的情况下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安全事故。为解决这一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在这一领域也相应研发了同类功能的安全保护开关,其能够实现防止来电自启动的功能,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安全保护开关大多电路结构复杂,电路元器件较多,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可应用在任何用电设备中用于防止用电设备断电后来电自启动的断电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断电保护装置,包括降压整流电路、滤波稳压电路、双向晶闸管Q1、 开关K1以及具有VDD引脚、VSS引脚、第一I/O引脚和第二I/O引脚的单片机IC1,所述降压整流电路和所述滤波稳压电路串联后接入电源的a、b两端,所述单片机IC1的VDD引脚与所述滤波稳压电路的正极相连并接入电源的a端,所述单片机IC1的VSS引脚与所述滤波稳压电路的负极相连并接入所述降压整流电路的一极端,所述单片机IC1的第一I/O引脚接入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门极,所述单片机IC1的第二I/O引脚接入所述开关K1与负载相连的一极,所述开关K1的另一极和所述降压整流电路的一极一起接入电源的b端,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A1极接入电源的a端,所述晶闸管Q1的A2极与负载相连。
上述的一种断电保护装置,所述降压整流电路包括串联的二极管D1和电阻R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接入所述滤波稳压电路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接入电源的b端。
上述的一种断电保护装置,所述滤波稳压电路包括并联的电容C1和稳压二极管D2,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容C1的一极相连并接入电源的a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极相连并一起分别接入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和所述单片机IC1的VSS引脚。
上述的一种断电保护装置,所述单片机IC1的第一I/O引脚与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门极之间接有电阻R2。
上述的一种断电保护装置,所述单片机IC1的第二I/O引脚通过电阻R3接入所述开关K1和负载相连的一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电路成本低,其在电源开关没有关闭的情况下可防止电路在市电恢复后自动开始运行,可防止因负载来电自启动造成的安全事故和能源浪费。特别的是,开关K1串联在电源、双向晶闸管Q1和负载之间,在双向晶闸管Q1因未知因素发生击穿后,仍可通过 断开开关K1来切断负载与电源之间的连接,让负载停止工作,断电保护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建龙,未经郑建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22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电自动保护控制电路
- 下一篇:防舞阻尼型回转线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