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技术教学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72194.X | 申请日: | 2014-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8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宝;沈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35 辽宁省大连市甘***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技术 教学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能进行电子技术教学演示和实际操作训练的电子技术教学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的电子技术实验装置,实验所用的元器件均已固定在实验板上,甚至很多实验装置在线路板上只标注元器件的符号,且把元器件封装在实验箱里,操作者根本无法看到元器件,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只能按照实验指导书,根据实验板上的元器件符号和电路原理图机械地进行连线,导致学生虽然做了不少实验,但对元器件仍识别不清的现象比较普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和创新能力。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电子技术教学实验装置,从而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技术教学实验装置,用于教师授课时教学演示,既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元器件,又方便学生们实际操作训练。
本实用新型由电源区、实验区和元器件区组成,所述的电源区位于实验箱的左侧,包括单项交流电源区、三项交流电源区、直流电源区和函数信号发生器;所述的实验区为按规律和距离排列的元器件插孔一和连接线插孔,实验区位于实验箱的右侧;所述的元器件区位于实验箱的下部,提供多个元器件插孔二,且元器件插孔二之间的距离与实验区元器件插孔一之间的距离相同,多种透明封装的分立元件排放在此区域;所述的单项交流电源区提供10V,24V电源;所述的直流电源区提供+15V/-15V、0~30V连续可调直流电源;所述的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正弦波信号;所述的三项交流电源区提供三项交流电源;所述连接线插孔为四个,位于元器件插孔一上下左右的位置,且元器件插孔一和连 接线插孔通过背面的印刷电路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分立元件为相互独立的封装长方体结构,并在长方体的上表面标注元器件的符号、规格及型号,长方体的下面为白色绝缘板,元器件引脚由此引出。
采用上述结构后,电源区为实验操作提供电源;实验区便于学生们根据实验内容进行元器件间的配置和实验线路的搭建,能够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且线路和元器件均采用插孔连接,更换元器件和连线简单方便,同时又不损坏元器件;元器件区用于排放元器件,编排有序,寻找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构造合理,组装便捷,制作容易,成本低,操作方便,既便于教师们在课堂上演示,讲解,又能够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元器件,识别各种元器件,且方便学生们独立完成元器件间的配置和线路的搭建工作,便于学生们掌握元器件连接的基本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电阻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电阻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电阻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电阻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三极管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三极管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三极管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三极管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电容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二极管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电解电容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照明灯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稳压二极管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热敏电阻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场效应管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电感的俯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分立元件可控硅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21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并尿道狭窄的尿潴留模型
- 下一篇:一种数码管编码实验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