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碾米机砂辊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72122.5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3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周润根;柯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碧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 地址: | 4326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碾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食加工厂的大米加工机械,具体地指一种碾米机砂辊。
背景技术
根据碾米机的工作机理不同可分为碾削碾白和擦离碾白,即相应的为砂辊碾米机和铁棍碾米机。碾削碾白(砂辊碾米)是大米加工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工序,而砂辊又是砂辊碾白的核心部件。因为砂辊由金刚砂烧结而成且具有特殊结构,在碾米室内可以有效快速地剥离糙米表面的表皮。
砂辊的特殊结构在于其表面是由几组螺旋槽和相当数量的通风孔构成。而螺旋槽的形状、螺旋槽的导程,螺旋槽深度的渐变角度、砂辊表面的通风孔的数量与位置、以及对砂辊的长径比对砂辊米机的碾白的产量与效果至关重要。
而螺旋槽的形状、螺旋槽的导程以及螺旋槽深度的渐变角度决定着米粒在碾米室内向出米口的推进速度及碾米室的内压。在砂辊与米筛间隙一定的情况下,米粒的推进速度及碾米室的内压直接影响着碾米的精度与增碎程度。砂辊在表面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其长径比决定了碾米机的碾白米面积(即碾米机的产量),砂辊表面的通风孔的数量与位置对砂辊碾米机的排糠效果至关重要。而现有的砂辊碾米机砂辊的结构要素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碾米机砂辊,能够增加碾米机的产量,且提高碾米的精度和增碎程度。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碾米机砂辊,其特征在于:包括砂辊本体,所述砂辊本体由第一砂辊和第二砂辊组成,所述第一砂辊与第二砂辊同轴连接,所述第一砂辊和第二砂辊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砂辊和第二砂辊的内部中间分别设有铁芯,所述第一砂辊的前端设有锥形段,所述第一砂辊的前端与螺栓推进器连接,所述第二砂辊的后端固定在碾米机的空心主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砂辊前端的锥形段小径D0比砂辊本体的直径D小10~14mm,所述锥形段斜度β为9~10°。
进一步的,所述砂辊本体长度L是砂辊本体直径D的3.5~3.8倍。
进一步的,所述砂辊本体的表面设有至少三个连续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在砂辊本体上呈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槽的导程S为砂辊长度L的0.314~0.344倍,所述螺旋槽的法向截面后倾角度为30°,所述螺旋槽的法向截面前倾角度为65°。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槽的深度由第一砂辊始端到第二砂辊的末端逐渐变浅,所述螺旋槽的宽度由第一砂辊的始端到第二砂辊的末端逐渐变小,所述螺旋槽的渐变斜度α为0.5~0.6°。
进一步的,所述砂辊的周围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为20~22mm。
进一步的,所述砂辊本体上的第一个通风孔与第一砂辊的前端距离为70~80mm,所述通风孔的孔距为70~75mm。
更进一步的,所述砂辊本体上设有至少两组轴向均匀分布的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对螺旋槽的形状、螺旋槽的导程,螺旋槽深度的渐变角度、砂辊表面的通风孔的数量与位置、以及对砂辊的长径比进行优化,增加砂辊米机的碾白的产量,提高碾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未开螺旋槽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砂辊前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为砂辊螺旋槽始端的法向截面示意图;
图6为砂辊螺旋槽尾段的法向截面示意图;
其中,1—第一砂辊、2—第二砂辊、3—铁芯、4—螺旋槽、D—砂辊本体直径、D0—锥形段小径、L1—第一砂辊长度、L2—第二砂辊长度、L—砂辊本体长度、α—螺旋槽深度渐变斜度、β—锥形段的斜度、B1、B2—螺旋槽宽度、H1、H2—螺旋槽深度、φ—通风孔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的一种碾米机砂辊,包括砂辊本体,所述砂辊本体由第一砂辊和第二砂辊组成,所述第一砂辊与第二砂辊同轴连接,所述第一砂辊和第二砂辊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砂辊和第二砂辊的内部中间分别设有铁芯,所述第一砂辊的前端设有锥形段,所述第一砂辊的前端与螺栓推进器连接,所述第二砂辊的后端固定在碾米机的空心主轴上。第一砂辊和第二砂辊的长度相等,用不同砂号金刚砂烧结而成,第一砂辊的砂粗,第二砂辊的砂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碧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碧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2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