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噪音电梯导轨撑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71988.4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4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卉;刘清鲁;何小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宋冬涛 |
| 地址: | 5104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音 电梯 导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噪音电梯导轨撑架。
背景技术
电梯导轨支架主要用于固定导轨。根据国家标准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5.2.2.2.1的规定“每根导轨应当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一般不大于2.50m(如果间距大于2.50m应当有计算依据)”,传统的设计每根导轨长5m,间距2.5m设置一档导轨支架,非常有规律,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因导轨及导轨支架的低中频振动会产生噪音,从而对居室带来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可降低井道振动传递的低噪音电梯导轨撑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低噪音电梯导轨撑架,包括:中间支架、可调节支撑螺栓以及支架底板;所述中间支架截面呈包括中间为第一底部、两端形成第一开口的U形结构,所述第一底部与井道壁相对并通过至少两个所述可调节支撑螺栓与井道壁连接;
所述支架底板截面呈包括中间为第二底部、两端形成第二开口的U形结构,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呈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通过连接螺栓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附于井道壁,所述可调节支撑螺栓通过所述顶板与井道壁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固定导轨的压码组件,所述压码组件设于所述支架底板的第二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电梯导轨撑架通过可调节支撑螺栓,进而改变导轨支架的间距,最终实现改变导轨的共振频率,降低振动的传递,该方案安装方便,工程量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低噪音电梯导轨撑架,包括中间支架4、可调节支撑螺栓5以及支架底板2;所述中间支架4截面呈U形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一底部、两端弯折形成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底部与井道壁相对并通过至少两个所述可调节支撑螺栓5与井道壁连接;所述支架底板2截面呈U形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二底部、两端弯折形成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呈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方案中,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通过连接螺栓3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还包括顶板6,所述顶板6附于井道壁,所述可调节支撑螺栓5通过所述顶板6与井道壁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用于固定导轨的压码组件1,所述压码组件1设于所述支架底板2的第二底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19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具
- 下一篇:即插即用式的智能楼层呼叫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