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容量钢笔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71039.6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6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文;刘凡;刘青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43K5/10 | 分类号: | B43K5/10;B43K5/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钢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具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容量钢笔。
背景技术
钢笔从诞生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书写工具,尽管越来越多地文件资料采用电子化的存储方式,但是在许多使用纸质材料的场合仍然会大量用到。它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走出历史的舞台,相反它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书写钢笔字如今已被看作为一种提高艺术修养的手段。
因为钢笔的储水量的限制,书写的字数往往受到很大限制,而且还不知何时钢笔水会用完,这若是在关键场合,如重要的考试,签订合同等时候若碰到钢笔没有墨水了这种糟糕的事情发生,不仅会延误时间,严重时还可能会失去一次重要的机遇。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大容量钢笔[申请号:201220395940.1],包括笔帽和笔芯,笔芯中段外部螺纹连接有笔杆,其特征是:所述笔杆内部的笔芯后部连接有储液筒,储液筒内设置有活塞装置。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钢笔内墨水的存储量,但由于受笔杆大小的限制致使储液筒的大小也相应的受限,以至该方案依然存在着:墨水存储量不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具有更大的墨水存储量的大容量钢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大容量钢笔,包括笔头组件,该笔头组件的一端具有笔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头组件的另一端设有与笔头组件相连通的筒状墨管,在筒状墨管的末端设有吸水组件,且在吸水组件的外围套有固定在筒状墨管末端的护套,所述的笔头组件、筒状墨管和护套拼合形成笔身。由于筒状墨管是安置在护套外,因此筒状墨管的大小不再受护套大小的限制,可存储更多的墨水。
优选地,所述的筒状墨管由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笔头组件包括前端小后端大且呈筒状的手持部,在手持部内设有毛细部件,所述的笔尖设置在毛细部件的前端且露出于手持部前端,在毛细部件的后端设有导墨管,所述的导墨管延伸至筒状墨管内。
优选地,所述的手持部由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吸水组件包括与筒状墨管后端连接的弹性件和拉伸管,所述的拉伸管连接于弹性件末端并与筒状墨管的末端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笔头组件的前端套设有笔帽。
优选地,所述的护套与筒状墨管的末端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大容量钢笔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此外由于筒状墨管是安置在护套外,因此筒状墨管的大小不再受护套大小的限制,可存储更多的墨水,另外由于筒状墨管不需要护套,这样同时也可省去制作更大的护套所需的材料;由于筒状墨管是透明的,因此观察时不用再每次拧开护套而是直接就可以透过筒状墨管观察到内部的墨水存储情况,观察更为方便,并可以在墨水存储量较少时提前给与灌入墨水,以杜绝在重要场合发生钢笔没墨水的尴尬事件的再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拼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笔尖1、笔身2、笔头组件21、手持部211、毛细部件212、导墨管213、筒状墨管22、护套23、吸水组件24、弹性件241、拉伸管242、笔帽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至3所示,本大容量钢笔,包括笔头组件21,该笔头组件21的一端具有笔尖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头组件21的另一端设有与笔头组件21相连通的筒状墨管22,在筒状墨管22的末端设有吸水组件24,且在吸水组件24的外围套有固定在筒状墨管22末端的护套23,所述的笔头组件21、筒状墨管22和护套23拼合形成笔身2。由于筒状墨管22是安置在护套23外,因此筒状墨管22的大小不再受护套23大小的限制,可存储更多的墨水。
具体地,为了便于观察墨水存储量,这里的筒状墨管22由透明材料制成。其中,笔头组件21包括前端小后端大且呈筒状的手持部211,在手持部211内设有毛细部件212,所述的笔尖1设置在毛细部件212的前端且露出于手持部211前端,在毛细部件212的后端设有导墨管213,所述的导墨管213延伸至筒状墨管22内。为了便于观察,这里的手持部211由透明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1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笔帽装配机
- 下一篇:一种语文教师用授课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