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心旋转防气蚀、闪蒸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70027.1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3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25/04;F16K2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叶琦玲 |
地址: | 2021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 旋转 气蚀 闪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心阀,特别是涉及一种偏心旋转防气蚀、闪蒸阀。
背景技术
现有偏心旋转阀包括阀芯,阀体,阀座,以及压圈螺母,阀芯位于阀体的阀腔内,阀腔与设在阀体上的进口和出口连通以形成介质通道。阀体通常由球墨铸铁、铸钢和铜等制成,球墨铸铁、铸钢和铜等硬度不高,故阀腔内壁的硬度有限。当碰到压差大,含颗粒多的工况下,阀腔内壁因受到严重的冲蚀、气蚀、闪蒸而被损坏,尤其,阀开启时,靠近阀芯的阀头处的阀腔内壁受到介质冲刷比较大。一旦阀腔被损伤,直接影响偏心旋转阀使用,大大缩短了偏心旋转阀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偏心旋转防气蚀、闪蒸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偏心旋转防气蚀、闪蒸阀,至少包括:阀芯,阀体,阀座,以及压圈螺母,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体的阀腔内,所述阀腔与设在所述阀体上的进口和出口连通;所述进口内由里至外依次设有所述阀座和所述压圈螺母,且所述压圈螺母抵在所述阀座端面上;至少所述阀腔的一半内壁上烧结有一层硬质合金层,阀开启时,所述硬质合金层靠近所述阀芯的阀头。
优选地,所述阀腔的内壁上均烧结有一层硬质合金层。
优选地,所述阀芯的阀头外表面为一球面。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偏心旋转防气蚀、闪蒸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至少所述阀腔的一半内壁上烧结有一层硬质合金层,阀开启时,所述硬质合金层靠近所述阀芯的阀头,所述硬质合金层的硬度较高,所述硬质合金层能够减小气蚀对阀腔的损坏,故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偏心旋转防气蚀、闪蒸阀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阀芯
11 阀头
2 阀体
21 阀腔
22 进口
23 出口
3 阀座
4 压圈螺母
5 硬质合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心旋转防气蚀、闪蒸阀,至少包括:阀芯1,阀体2,阀座3,以及压圈螺母4,所述阀芯1位于所述阀体2的阀腔21内,所述阀腔21与设在所述阀体2上的进口22和出口23连通;所述进口22内由里至外依次设有所述阀座3和所述压圈螺母4,且所述压圈螺母4抵在所述阀座3端面上;至少所述阀腔21的一半内壁上烧结有一层硬质合金层5,阀开启时,且所述硬质合金层5靠近所述阀芯1的阀头11,优选地,该硬质合金层5的截面呈梯形。优选地,所述阀芯1的阀头11外表面为一球面。
参考图1,介质通过本偏心旋转防气蚀、闪蒸阀时,靠近所述阀头11的所述阀腔21内壁遭受到的冲刷最大,气蚀、闪蒸对所述阀腔21内壁的损坏最大。然而,由于至少所述阀腔21的一半内壁上烧结有一层硬质合金层5,阀开启时,且所述硬质合金层5靠近所述阀芯1的阀头11,所述硬质合金层5的硬度较高,所述硬质合金层5能够减小气蚀、闪蒸对于阀腔21的损坏,起到耐冲蚀气蚀的效果,从而本偏心旋转防气蚀、闪蒸阀的使用寿命比较长。
优选地,所述阀腔21的内壁上均烧结有一层所述硬质合金层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70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流量控制调节阀
- 下一篇:新型高、中、低压耐磨双闸板灰渣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