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金属薄膜SPR色散的图像化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69934.4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4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雷欣瑞;鲁拥华;王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3 | 分类号: | G01N21/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属 薄膜 spr 色散 图像 测量 装置 | ||
1.一种基于金属薄膜SPR色散的图像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溴钨灯光源(1)、准直系统(2)、第一分束镜(3)、固体激光器(4)、He-Ne激光器(5)、第二分束镜(6)、扩束系统(7)、偏振片(8)、第一柱透镜(10)、棱镜(11)、第二柱透镜(12)、闪耀光栅(13)、第三柱透镜(14)和CCD(15);其中,第一柱透镜(10)、棱镜(11)、第二柱透镜(12)、闪耀光栅(13)、第三柱透镜(14)和CCD(15)组成测量系统(9);溴钨灯光源(1)出射的白光经过准直系统(2)变为白光平行光,固体激光器(4)出射的光束与He-Ne激光器(5)出射的光束经过第二分束镜(6)后合为一束光,再由扩束系统(7)扩束后经过第一分束镜(3),与白光平行光合为一束后经过偏振片(8)变为TM偏振光,之后经过第一柱透镜(10)后聚焦到镀有待测金属膜的棱镜(11)表面,产生一定的入射角范围,光束经过棱镜表面反射后经过第二柱透镜(12)还原为平行光,第二柱透镜(12)与第一柱透镜(10)焦距相等;从第二柱透镜(12)出射的光束入射到闪耀光栅(13)表面,光栅的刻线方向与偏振方向平行;光栅将不同波长的光以不同的衍射角在空间分开后经过第三柱透镜(14)聚焦,用CCD(15)在后焦面接收图像;最终由CCD(15)采集到一张反射光强的角度、波长依赖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薄膜SPR色散的图像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将预先记录的无银膜时的色散图像作为背景扣除,并进行定标及归一化后得到角度—波长—光强反射率的SPR色散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薄膜SPR色散的图像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利用透镜(10)聚焦和光栅(13)分光,将角度和波长在空间以正交的方向分开,用CCD(15)探测反射光强,得到角度、波长依赖的SPR色散曲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薄膜SPR色散的图像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光栅方程及位置方程,获得波长坐标的绝对值及角度坐标的绝对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99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