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68657.5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9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柯亮;冯长宏;叶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310052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排放 连续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监测,特别涉及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能够对固定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浓度和排放率进行连续实时的跟踪测定,广泛应用于具有固定污染源(锅炉,工业窑炉,焚烧炉)的工厂。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采样探头、电加热采样管线、预处理处理装置及分析装置,其中预处理装置包括除湿系统和采样泵。工作方式为:采样探头将烟气抽出,再伴热传输(防止烟气冷凝),传输到烟气分析柜后进行除尘,除湿等处理后经采样泵送入红外分析仪进行分析检测。
水分是影响红外仪表测量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方式为:在抽气泵前设置有一套冷凝除水装置,通过冷凝除水装置将出口样气露点控制在一定范围。这种方式的不足为:在采样管路发生堵塞或者其它原因导致冷凝除水装置处气压发生变化时,冷凝除水装置将出口样气露点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导致红外仪表测量准确性变差。
流量是影响红外仪表测量准确性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现有方式为:在冷凝器后设置有一套采样回流装置,采样回流装置通常有抽气泵和回流旁路以及调节针阀组成,用以调节烟气采样流量维持在目标值。这种方式的不足为:导致采样回流装置后端的转子流量计虚高,转子流量计显示有正常烟气采样流量,但实际烟气采样流量为零或者只有很少一部分烟气从烟道采集下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监测精度高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采样装置、分析装置、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及流量计;所述监测系统进一步包括:
泵,所述泵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之间的管路上;
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用于使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泵及管道;
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用于使所述流量计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及所述管道;
阀,所述阀设置在所述管道上。
根据上述的监测系统,优选地,所述监测系统进一步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和流量计之间的管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将抽气泵置于第二冷凝器之前,冷凝除水效果较好,输出样气露点稳定,且输出样气露点不受采样管路发生堵塞或者采样管路条件发生变化的影响,从而使得后续分析装置的测量误差小、精度高;
2、采样回流流路后设计有过滤缓冲装置,从而避免了采样流量虚高问题,从而防止了转子流量计虚报带来的严重问题。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实用新型。为了教导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 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实施例1:
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所述防护装置包括:
依次连接的采样装置11、第一冷凝器21、第二冷凝器41、流量计81及红外分析仪91;这些装置都是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蠕动泵22和第二蠕动泵42,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
抽气泵51,所述抽气泵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之间的管路上;
第一接头31,所述第一接头用于使所述第一冷凝器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泵及管道;
第二接头32,所述第二接头用于使所述流量计连通所述第二冷凝器及所述管道;
针阀33,所述针阀设置在所述管道上;
膜式过滤器71,所述膜式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和流量计之间的管路上。
缓冲罐61,所述缓冲罐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和过滤器之间,容积大于0.25L。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体预处理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采用缓冲过滤器代替缓冲罐和膜式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86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