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制冷设备的箱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68337.X | 申请日: | 2014-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2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叶闽平;王秀和;程凯;许粤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容声(广东)冷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23/06 | 分类号: | F25D23/06;F25D1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制冷 设备 箱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制冷设备的箱体,具体是一种整体制冷效果均匀、能耗低的卧式制冷设备的箱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卧式制冷设备用于存储物品、通常为箱型的主体部分通常采用套装的双层箱体结构,其中外部的一层称为外箱,内部的一层称为内箱。两层箱体之间留有容置腔,内、外箱开口由围框覆盖实现箱体固定整合。内箱一般为金属材料,蒸发器的螺旋管盘绕在内箱外表面,实现箱体的整体装配。由于内箱通常由厚度为0.5mm以下的薄板围成,且其开口处与围框以插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安装,因而为保证装配后的箱体的整体强度,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直接在围框内设置加强筋。
由于围框设置在箱体的顶端,其内部的加强筋经常发生干涉内箱接近开口处的蒸发器的螺旋管的安装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常规的卧式制冷设备由于围框内的加强筋的干涉,盘绕在箱体的内箱外表面的蒸发器的螺旋管的最顶端部分离闭合在箱体开口的门体的内表面往往存在50~70mm的距离,致使箱体的该段部位的冷却性能差于盘绕有蒸发器螺旋管的箱体的其他部分,相当于直接减少了卧式制冷设备的有效冷却容积;虽然可以通过增大蒸发器的功率来消除上述的缺陷,但是无疑会增加卧式制冷设备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制冷效果均匀、能耗低的卧式制冷设备的箱体。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制冷设备的箱体,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围框和蒸发器,其中所述第二箱体套装在所述第一箱体外,且两箱体四周箱壁之间均留有间隙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蒸发器的螺旋管盘绕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外表面;所述围框的竖向截面呈开口朝下的U型框,其通过两框边分别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处相嵌以覆盖在所述容置空间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与第一箱体开口处相嵌的框边为其内框边,所述围框内设有与其内框边相对的加强筋,且所述围框的至少一侧内框边与其相对的加强筋隔开可容置蒸发器的螺旋管的距离以形成一开口朝下的安装槽,所述蒸发器的螺旋管的最顶端固定在上述安装槽内。优选地,所述容置空间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围框内部设置的加强筋不仅与蒸发器的螺旋管之间不会产生干涉,蒸发器的螺旋管顶端可安装在紧贴围框3在其截面上连接两框边的顶框边处,可使目前市面上常规的卧式制冷设备的蒸发器的螺旋管的最顶端部分与闭合在箱体开口的门体的内表面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实现在不增加蒸发器的功率的前提下,将卧式制冷设备的箱体的有效容置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竖向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第一箱体和围框的放大图,省略了第二箱体、胶带和门体;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局部竖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的卧式制冷设备的箱体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它包括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围框3和蒸发器,其中第二箱体2套装在第一箱体1外,且两箱体四周箱壁之间均留有间隙形成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填充有保温的发泡材料(未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容声(广东)冷柜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容声(广东)冷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8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冰箱的箱胆组件及冰箱
- 下一篇:冰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