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装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68226.9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0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屠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桃花源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唐灵;常亮 |
| 地址: | 21523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机器人加工生产中的工装治具。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其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行动。其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目前,机器人的概念已趋于广泛,例如生产行业中使用到的机械手、加工头等都可认定为机器人。对于机器人的加工生产领域来说,通常需要分解机器人的各个结构部件,并分别进行加工生产并测试,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机器人的组装。
现有的机器人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机器人的各个零部件进行限位和固定,但是,相应的生产加工设备常常无法实现这一目的,导致影响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以及废品率的提高。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装治具,以解决现有的机器人生产加工过程中,机器人零部件无法充分限位和固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工装治具,其包括:底座、垫脚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通过所述垫脚组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垫脚组件与所述底座相垂直,所述垫脚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垫脚、设置于所述第一垫脚之间的第二垫脚;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面板、连接件、压板以及限位杆,所述面板固定于所述垫脚组件上,所述面板上形成有与相应待夹持零部件相对应的凸起结构,所述压板位于所述面板上方,并与所述面板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压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治具的改进,所述垫脚组件的截面形成为“工”字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治具的改进,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装配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治具的改进,所述压板上开设有腰形通孔,所述限位杆可沿所述腰形通孔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治具的改进,所述工装治具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安装于所述限位杆的一端,所述螺母用于固定限位杆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治具的改进,所述底座与所述面板之间的距离为12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治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辅助固定机器人的相应部件,以辅助加工生产。提高机器人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其生产的效率,降低了废品率,取得了良好的生产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治具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实用新型,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具有任何关联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治具100包括:底座10、垫脚组件20和夹持组件30,其中,所述夹持组件30通过所述垫脚组件20与所述底座10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垫脚组件20与所述底座10相垂直,所述垫脚组件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垫脚21、设置于所述第一垫脚21之间的第二垫脚22。由所述第一垫脚21和第二垫脚22形成的垫脚组件20的截面形成为“工”字型。
所述夹持组件30包括面板31、连接件32、压板33以及限位杆34,所述面板31固定于所述垫脚组件20上,所述面板31上形成有与相应待夹持零部件相对应的凸起结构310,该凸起结构310与面板31一体成型而成。此外,所述凸起结构310上还设置有装配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桃花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桃花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82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拖把
- 下一篇:智能吸尘器前撞全方位检测组件的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