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多功能超薄带双机架平整机的带钢卷取机卷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8043.7 | 申请日: | 2014-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6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军;韩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30 | 分类号: | B21C47/3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6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多功能 超薄 双机 平整 带钢 卷取 卷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多功能超薄带双机架平整机的带钢卷取机卷筒的结构。属于金属材料压力加工中的精整板带材设备领域,尤其适用于大张力和大板宽场合。
背景技术
目前,冷轧精整带材卷取机卷筒结构中,卷筒轴多为空心轴,上有斜楔滑槽,扇形板外侧为圆弧面,内侧带斜面,安装于斜楔上,通过装在卷筒轴内的拉杆驱动斜楔轴向移动,来实现扇形板的涨缩运动,完成工作。四块扇形板均小于四分之一真圆,以满足缩径时扇形板之间不会发生干涉。斜楔与卷筒轴、扇形板或者卷筒轴和扇形板之间的摩擦面多采用堆焊青铜或者安装铜滑板的方式减摩。
由于现在卷筒直径规格已经标准化,在径向尺寸已经限定的情况下,由于卷筒轴空心,且有斜楔的滑槽,卷筒轴结构单薄,在卷取张力大,或者带材宽度较宽时,卷筒的强度、刚度都不好,容易发生卷筒轴挠度过大,无法正常工作,或卷筒轴断裂破坏的事故。
由于受空心卷筒轴径向尺寸的限制,拉杆直径较小,在涨缩缸平衡力较大时,拉杆容易被拉断,造成生产事故。
卷筒轴涨径时扇形板如果不能形成真圆,即不能形成完整的圆面,在卷取带材时,会使最开始卷取的若干圈带材在卷筒的扇形板相接处产生压痕,影响带材产品的质量和成材率,这种影响在薄带材生产中的影响尤为明显。
在摩擦面之间安装铜滑板,滑板占去一部分径向尺寸,使卷筒轴和扇形板尺寸减少,强度、刚度降低,且铜滑板由于承受较大的摩擦力,固定螺栓易脱落,产生事故。在摩擦面堆焊青铜,克服了滑板占去一部分径向尺寸的缺点,但由于青铜硬度低,磨损快,缩短了卷筒轴和扇形的堆焊层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设计一种既不影响产品的成材率和质量、又可提高使用寿命的大型多功能超薄带双机架平整机的带钢卷取机卷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型多功能超薄带双机架平整机的带钢卷取机卷筒,包括卷筒轴、四块扇形板和斜楔条,所述的卷筒轴为实心的四棱锥结构,直接和涨缩缸相连,由涨缩缸活塞直接驱动卷筒轴轴向运动;卷筒轴四个棱锥面安装四块扇形板,卷筒轴棱锥部分的四角开有比扇形板斜面角度更大的斜面,在所述的角度更大的斜面上安装四个斜楔条。扇形板和斜楔条通过碟簧压在支撑套内。在卷筒轴和扇形板以及斜楔条和扇形板之间有碳氮共渗硬化层。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于斜楔条的斜面角度大,在卷筒轴轴向移动同样的距离时,斜楔条比扇形板的径向移动距离大,这样,涨径时,斜楔条能和扇形板涨到同一个圆面内,共同形成一个没有缝隙的圆面。缩径时,斜楔条又能快速的退到扇形板下面,保证扇形板缩回时边缘不会发生干涉。卷筒轴和扇形板以及斜楔条全部采用合金结构钢,在卷筒轴和扇形板以及斜楔条和扇形板之间的摩擦面,采用先进的软氮化工艺进行表面化学热处理,使相互摩擦的零件表面形成高硬度的碳氮共渗硬化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卷筒外径一定的前提下,卷筒轴和扇形板的径向尺寸更大,卷筒的强度、刚度更好,能够满足大张力卷取和更宽带材卷取的使用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卷筒涨径时为完整的圆面,卷取时带材在卷筒上没有压痕,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且全封闭的卷筒外表面也阻止了灰尘、沙土等杂物进入卷筒,避免卷筒内部摩擦面的研死,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3、本实用新型卷筒和扇形板以及卷筒和斜楔条之间的摩擦面采用高硬度的软氮化表面,硬化层抗冲击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附图5张,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缩径状态下的主剖面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2的B-B剖面图,表达了缩径状态下斜楔条剖面的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涨径状态下的主剖面视图。
图5是图4的C-C剖面图。
图中:1、卷筒轴,2、扇形板,3、斜楔条,4、涨缩缸,5、旋转接头,6、碟簧组A,7、碟簧组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对使用功能的实现做进一步描述。
由图1-3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由卷筒轴1和安装在卷筒轴上的四块扇形板2以及安装于卷筒轴1棱锥部分的四个角上的四个斜楔条3组成,卷筒轴1尾部和涨缩缸4的活塞相连。当涨缩缸4两个不同的油腔得到压力油时,推动卷筒轴1横向移动。卷筒轴1通过与扇形板2和斜楔条3相结合的斜面推动扇形板2和斜楔条3上升,达到涨径目的。缩径时,扇形板2和斜楔条3在碟簧组A6和碟簧组B7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缩回。
由图1的A-A剖面图可看出,缩径时,四个斜楔条3藏在扇形板2的下面。由于卷筒轴1和斜楔条3结合的斜面的角度比与扇形板2的大,所以,卷筒轴1横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是,斜楔条3相对于扇形板2涨出的距离大,由图4-5的C-C剖面图可见,当涨径完成时斜楔条3顶部的圆弧面和扇形板2的圆弧面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圆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8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直轮机座
- 下一篇:一种高倍数散热片铝挤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