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离壁式保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7700.6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6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赖金星;王开运;牛方园;邱军领;樊浩博;董伟伟;唐亚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史玫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离壁式 保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离壁式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寒冷地段的隧道常因冰冻而发生各种病害,是目前建成的隧道中问题较多的一类隧道。在寒段,隧道的渗水与冰冻互为因果,长期以往导致隧道结构出现非常严重的冻害现象,隧道的使用功能由于衬砌开裂、剥落以及冻融等病害而大为降低,更有甚者,会发生隧道主体结构整体报废以及在其营运期间发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等现象。
国内在修建寒段隧道时,为了防止冻融破坏,保护围岩原始热,大多采用隔热保护层的方法;欧洲国家如挪威在防治隧道冻害方面主要是采用隔离板墙、防水防冻棚以及加热电缆等方法;在日本主要是用保温材料覆盖在隧道衬砌表面等一系列热绝缘方法;还有些国家,比如前苏联曾经采用电力加热器以及新型高效的保温材料对隧道排水沟进行保温防寒。虽然上述方法对防治隧道冻害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管理复杂、能耗大和运营成本高等缺点,并且国内寒段隧道冻害现象仍然屡见不鲜,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隧道离壁式保温结构,旨在有效地避免寒段公路隧道衬砌受冻融冻胀的破害,解决了以往的保温结构的不易维修和管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解决:
一种隧道离壁式保温结构,该保温结构固定安装在隧道衬砌的内层,所述的保温结构沿隧道衬砌的圆弧方向对称设置,保温结构由隧道衬砌的对称中线开始依次为保温支撑段、保温支护段和受力段,受力段与衬套基脚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温支撑段通过放射状贯穿隧道衬砌的锚杆固定在隧道衬砌的内层。
具体的,以与水平线平行的隧道衬砌直径线为基础,所述的保温支撑段的弧度为45~60°,保温支护段的弧度为30~45°,保温支撑段与保温支护段的总弧度为90°;
以衬套基脚对应的水平线为基础,受力段的弧度为12~22°;
保温支撑段的厚度为62~77cm,保温支撑段、保温支护段和受力段的厚度相同。
具体的,所述的保温支撑段包括由内到外同圆心依次设置的防火层、第一支撑保温层、支架层、支撑空气层和第二支撑保温层。
更具体的,所述的防火层为混凝土层,防火层的厚度为6~7cm,第一支撑保温层为聚乙烯泡沫层,第一支撑保温层的厚度为4~8cm,支架层为钢制框架层,支架层的厚度为2~3cm,支撑空气层的厚度为14~18cm,第二支撑保温层包括聚氨酯泡沫层和酚醛泡沫层,第二支撑保温层的厚度为6~8cm。
具体的,所述的保温支护段包括由内到外同圆心依次设置的支护层、第一支护保温层、支护空气层和第二支护保温层。
更具体的,所述的支护层为预制混凝土管片层,支护层的厚度为8~12cm,第一支护保温层为聚乙烯泡沫层,第一支护保温层的厚度为4~8cm,支护空气层的厚度为12~16cm,第二支护保温层包括聚氨酯泡沫层和酚醛泡沫层,第二支护保温层的厚度为6~8cm。
具体的,所述的受力段包括由内到外同圆心依次设置的受力支护层、第一受力保温层、受力层和第二受力保温层。
更具体的,所述的受力支护层为预制混凝土管片层,受力支护层的厚度为8~12cm,第一受力保温层为聚乙烯泡沫层,第一受力保温层的厚度为4~8cm,受力层为混凝土层,受力层的厚度为12~16cm,第二受力保温层包括聚氨酯泡沫层和酚醛泡沫层,第二受力保温层的厚度为6~8cm。
或者,在所述的保温结构与隧道衬砌之间还设有加热电缆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离壁式保温结构沿隧道衬砌的圆弧对称的设置,由上到下依次为保温支撑段、保温支护段和受力段,不仅通过空气层、隔热保温层实现保温隔热效果,同时解决了对保温层能容易进行修补和管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离壁式保温结构通过锚杆固定,使其与衬砌之间形成空气层,而空气热导率很低,是良好的保温隔热介质,加上设置的保温隔热层使传热过程的总热阻增加来削弱传热,使衬砌一侧岩体温度能维持到正温以上;
(3)若不能达到要求,则可通过加热电缆进行主动保温,以保证衬砌表面温度稳定的维持在0℃以上。该结构相比于传统离壁式保温结构安装过程简单、耗时少、撤换维修方便、造价低,最重要的是,将优化改进之后的结构与电伴热设施进行了结合,达到了对衬砌双重防护的目的,增显了设施的智能化,这个优势在年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大的地段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7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阀体液压平衡双向锁
- 下一篇:一种盾构机地下作业万能缓冲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