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量斗及搅拌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7611.1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3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肖国柱;张家平;谭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20 | 分类号: | B65D90/20;B65D9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量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计量斗及设置有该计量斗的搅拌站。
背景技术
搅拌站主要用于混凝土工程,由于其具有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生成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在混凝土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集中的公路路面及桥梁工程、大中型水利电气工程、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利用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时,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六个阶段:原材料准备阶段、原材料计量阶段、骨料输送阶段、原材料卸料阶段、搅拌阶段、成品卸料阶段。
在原材料计量阶段,首先由操作人员启动搅拌站内的空压机、平皮带机、斜皮带机、主机开始运转,设置所需要生产的混凝土原材料配方,运行设备,当计量斗传感器测量的重量值达到设定的粗称量值时,关闭其中骨料仓一个料门,开始对骨料进行精计量,称量完毕操作人员便可关闭料门。在进行骨料称重的同时,也进行水泥及掺合料、水、液体外加剂的称量。根据设定选用的水泥及掺合料及重量值,启动相对应筒仓下的螺旋输送机,将水泥、掺合料分别输送到水泥计量斗、搀和计量斗进行称量,称量完毕关闭螺旋输送机;同时,还需要进行外加剂的称量,根据设定选用的液体外加剂,启动相应的外加剂泵,将外加剂送入外加剂斗称量,称量完毕即关闭外加剂泵;水泵将水送入水计量斗进行称量,称量完毕后关闭水泵。
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计量斗在材料加工过程中运用非常频繁,对计量斗使用和维护的方便性、效率性要求很高,此外计量斗作为搅拌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料各组成部分的比例控制要通过计量斗的测量来实现,计量斗的结构优化对于搅拌站的工作效率和生成质量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计量斗中水斗支架除标准件外零件达12种,外加剂支架除标准件外零件达8种,总计零件数达20种;耗材较多;而其运输的固定装置的连接结构较复杂,工人操作费时间;而且计量斗验秤困难。
针对现有的计量斗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针对现有的计量斗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量斗及搅拌站。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计量斗,包括:
水斗支架,所述水斗支架上吊装水斗;
设置在所述水斗支架顶部的外加剂支架,所述外加剂支架吊装外加剂斗,所述外加剂斗的出料口对准所述水斗的进料口;其中,
所述水斗支架包括门型结构的主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主支架的左支腿上的左辅助支腿和固定在所述主支架的右支腿上的右辅助支腿;
所述主支架为管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
所述左辅助支腿和所述右辅助支腿为管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左支腿底部固定有左底座,所述左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组;
所述左辅助支腿底部固定有左辅助底座,所述左辅助底座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组;
所述右支腿底部固定有右底座,所述右底座上设置有第三腰型孔组;
所述右辅助支腿底部固定有右辅助底座,所述右辅助底座上设置有第四腰型孔组;其中,
所述第一腰型孔组与所述第二腰型孔组交错结构布置;和/或,
所述第三腰型孔组与所述第四腰型孔组交错结构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左支腿上部内侧固定有用于在运输时固定所述水斗的左固定板;
所述右支腿上部内侧固定有用于运输时固定所述水斗的右固定板;和/或,
所述水斗支架内侧左弯折部位设置左加强筋;所述水斗支架内侧右弯折部位设置右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右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弧形安装孔,所述第一弧形安装孔上安装有可调节位置的第一防晃装置;和/或,
所述左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弧形安装孔,所述第二弧形安装孔上安装有可调节位置的第二防晃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晃装置包括:
第一长螺栓;
所述第一长螺栓上套装有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顶部固定有开设安装孔的第一上盖板,所述第一筒体底部固定有开设下安装孔的第一下盖板;其中,
所述第一长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下盖板、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一上盖板和所述第一弧形安装孔后安装第一固定螺母;和/或,
所述第二防晃装置包括:
第二长螺栓;
所述第二长螺栓上套装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顶部固定有开设安装孔的第二上盖板,所述第二筒体底部固定有开设安装孔的第二下盖板;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7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