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辐射注射器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66520.6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8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苗;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敬苗 |
| 主分类号: | A61M36/06 | 分类号: | A61M36/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注射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辐射注射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核医学的注射方式主要分为直接注射、套设防辐射铅制护套注射、头皮针联合铅制护套辅助注射。直接注射,由于操作者没有必要的防辐射措施,容易受放射性药物的辐射,且当进针出现意外需要二次操作时,也加大了操作者的被辐射时间;在注射器上套设铅制护套然后注射,一方面由于设备笨拙不利于穿刺成功,另一方面在注射过程中也不利于判断注射成功与否,当注射失败时,药物的外泄也可能会导致病人检查失败;头皮针联合铅制护套辅助注射,先用头皮针建立静脉通道,再用套有铅制护套的注射器拔掉针头后衔接到头皮针尾端,放射性药物注射完成后,还需用存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冲管。这种注射方式在拔针时会有放射性药物流出,污染手套,且在等待冲管过程中残留的放射性药物会延长操作者被辐射时间。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注射可靠,能够减少放射性药物对操作人员辐射剂量并缩短操作人员受辐射时间的减辐射注射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减辐射注射器组件,包括针头、输液软管、三通管、球囊、连接软管、橡胶塞;三通管为具有三端开口的管体结构,三通管第一开口通过输液软管与针头进液端密封连接,三通管第二开口与橡胶塞连接,三通管第三开口通过连接软管与球囊密封连接,输液软管内设有输液软管阀门,连接软管内设有连接软管阀门。
优选地,三通管第二开口处设有凸缘。
优选地,三通管第二开口的口径值大于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的口径值。
优选地,还包括针头护套,针头护套套接在针头出液端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减辐射注射器组件在具体注射过程中,首先关闭输液软管阀门,打开连接软管阀门,将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的针头刺穿橡胶塞,使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的针头通过第二开口进入三通管,并向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其次关闭连接软管阀门,开启输液软管阀门,将所述减辐射注射器组件的针头扎入人体静脉,回抽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的活塞杆,使输液软管内流有血液,确保所述减辐射注射器组件的针头正确地扎入人体静脉,以成功建立静脉通道,第三拔去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的针头,用盛有放射性药物的注射器的针头刺穿橡胶塞,使盛有放射性药物的注射器的针头通过第二管口进入三通管,并向三通管内注射放射性药物,第四在放射性药物注射完成后,打开连接软管阀门,挤压球囊,使混有残余放射性药物的生理盐水注入人体,实现对输液软管的冲管,最后拔去所述减辐射注射器组件的针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减辐射注射器组件,结构简单,由于没有铅制护套的遮挡,人眼可直接目睹注射进程以防突发事故;由于盛有放射性药物的注射器的针头不必由橡胶塞内拔出,通过挤压球囊而实现对输液软管的冲管,简化了放射性药物注射的步骤,减少了盛有放射性药物的注射器的针头裸露而造成的污染;放射性药物的注射与生理盐水的冲管可连续进行,减少了操作人员在等待冲管以及冲管过程中受到的辐射剂量,并缩短操作人员受辐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辐射注射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辐射注射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减辐射注射器组件,包括针头1、输液软管2、三通管3、球囊4、连接软管5、橡胶塞;三通管3为具有三端开口的管体结构,三通管3第一开口通过输液软管2与针头1进液端密封连接,三通管3第二开口与橡胶塞连接,三通管3第三开口通过连接软管5与球囊4密封连接,输液软管2内设有输液软管阀门6,连接软管5内设有连接软管阀门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敬苗,未经张敬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6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穴温灸沐足水疗仪
- 下一篇:一种导管介入术用夹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