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步进电机阻尼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6519.3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2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露通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7/22 | 分类号: | H02K37/22;H02K5/24;H02K5/17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8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步进 电机 阻尼 加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步进电机阻尼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使用步进电机的场合通常对运动精度要求较高,因此步进电机的电机轴与端盖之间常常设置阻尼结构来消除电机的震动,确保运动精度。现有技术中阻尼结构一般有阻尼胶圈、外置专用阻尼器等形式。前者一般是在电机轴与端盖之间放置一个阻尼胶圈,利用胶圈与转轴间的摩擦来增加阻尼,以此消除震动,但这种阻尼结构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胶圈内孔往往会被磨大,并且老化变形,因此与转轴的摩擦力会慢慢降低直至完全没有摩擦而失效;而如采用外置专用阻尼器来消除电机震动的话,一方面需要增加很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需要额外的装配空间来放置,有时甚至需要重新进行结构设计来增加空间安装电机,这样既增加了客户的采购成本又对客户产品的替换增加难度,不利于市场的开拓与推广。此外还有其它形式的阻尼结构,如公开号为CN203632416U的实用新型专利于2014年6月4日公开了一种步进电机用的后盖组件,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盖板、第一钢球、第二钢球、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弹片;其中,步进电机的导杆一端凹进部位连接第一钢球,第一钢球设于第一轴承内,第一轴承套设于盖板内,盖板外部设置第一外壳,弹片设于盖板上表面,且弹片抵住第一钢球,步进电机的导杆另一端凹进部位连接第二钢球,第二钢球设于第二轴承内,第二轴承套设于第二外壳内。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组装工艺复杂、熔接同轴度差及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转子运转性能好、组装工艺简单及熔接同轴度高等特点。但这种结构的端盖处需要做特殊设计以确保弹片的安装,加工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的步进电机阻尼结构存在寿命短、制造成本高等缺陷,为克服这些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施行、使用寿命长步进电机阻尼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步进电机阻尼加强结构,所述步进电机包括转子和转子轴上的滚珠轴承,转子轴上套设有弯曲的弹片,弹片的外凸端与轴承内圈抵接,弹片的凹口端与转子端面抵接。滚珠轴承的内外圈之间一般都存在一定的配合间隙,这一间隙的存在使得转子轴会产生震动,本方案中,弹片抵住轴承内圈,通过弹片自身弹力对轴承内圈施加轴向预紧力,进而通过压紧滚珠使轴承内外圈保持靠紧,产生比自然配合状态下更大的摩擦力,以此增大电机的阻尼,更好地消除震动。本方案中,弹片借助原有结构进行安装,无需增加新的部件,而且弹片可随转子一起转动,磨损很小,因此具有结构简单,改造实施难度小,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
作为优选,弹片为沿径向折弯的轴对称结构。弹片沿直径拗弯成V形,外凸端和开口端距离略小于轴承内圈和转子端面间距就可以产生预紧力,此种结构加工极为方便。
作为另选,弹片呈圆台形。圆台形弹片两端与轴承内圈和转子端面抵接面积更大,能提供更可靠更稳定的预紧力。
作为优选,弹片上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与转子轴为间隙配合结构。这样弹片可相对转子轴自由运动,转子轴不会对弹片的轴向力造成分化减弱,有利于确保轴承的可靠预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改造易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弹片设置在转子和轴承之间,加装时无需改变电机原有结构,也不会增加其它部件,只需在装配工序上略作调整,因此在原有电机设计基础上实施改造非常方便,成本极低。
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中弹片可在持续稳定提供轴向预紧力的同时随转子和轴承一起转动,不易磨损,因而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视图。
图中,1-转子,2-滚珠轴承,3-转子轴,4-弹片,5-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步进电机阻尼加强结构,所述步进电机包括转子1和转子轴3上的滚珠轴承2,滚珠轴承2外圈与步进电机的端盖5为紧配合,滚珠轴承2内圈与转子轴3为间隙配合,转子轴3上套设有弯曲的弹片4,弹片4的外凸端与滚珠轴承2内圈抵接,弹片4的凹口端与转子1端面抵接。弹片4系用圆环形锰钢片沿直径折弯而成,其横断面为V形。弹片4上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与转子轴3为间隙配合结构。
电机装配时先将弹片4装到转子1上,再将转子1穿到在电机的定子中即可。弹片4抵住轴承内圈,通过弹片4自身弹力对轴承内圈施加轴向预紧力,进而通过压紧滚珠使轴承内外圈保持靠紧,产生比自然配合状态下更大的摩擦力,以此增大电机的阻尼,更好地消除震动。
实施例2:
是弹片呈圆台形,弹片与转子端面及轴承内圈均为环线形接触。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露通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露通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6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