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回收循环利用的蒸煮节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6456.1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4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锦江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12 | 分类号: | C12G3/12;C12J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叶琦玲 |
地址: | 20033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回收 循环 利用 节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黄酒、米酒、醋生产线的蒸汽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蒸汽回收循环利用的蒸煮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生产黄酒、米酒、醋的大国,年产量超过数亿吨,而生产每吨成品平均消耗蒸汽量为5~10吨左右,耗煤1~3吨左右。故每年生产消耗蒸汽达几十亿吨,耗煤数亿吨,其费用达数百亿人民币。
黄酒、米酒、醋生产工艺上都有蒸煮工序,此道工序为了将粮食蒸熟蒸透,而又不糊不焦,采用敞开式蒸煮。先用大火加热,沸后再用文火加热。此道工序大量蒸汽直接排放,蒸汽浪费严重。
然而,目前的生产系统不能将蒸煮粮食时排出的蒸汽回收并循环利用,该蒸汽只能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不仅造成蒸汽消耗成本高而且污染了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消耗成本低且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的蒸汽回收循环利用的蒸煮节能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回收循环利用的蒸煮节能系统,至少包括:供蒸汽装置,与所述供蒸汽装置相连的分蒸汽缸,甄锅组,以及压缩机;所述分蒸汽缸通过蒸汽输出管组与所述甄锅组的输入管相连,所述蒸汽输出管组上设有第一闸阀;所述甄锅组的输出管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且所述甄锅组的输出管上设有第二闸阀;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甄锅组的输入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输出管组至少包括第一蒸汽输出管和第二蒸汽输出管,所述的第一蒸汽输出管和第二蒸汽输出管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闸阀;所述甄锅组至少包括第一甄锅和第二甄锅;所述第一蒸汽输出管一端与所述分蒸汽缸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甄锅的输入管相连;所述第二蒸汽输出管一端与所述分蒸汽缸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甄锅的输入管相连;所述第一甄锅的输出管连有A支管,所述第二甄锅的输出管连接有B支管,所述的A支管和B支管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二闸阀;所述的A支管和B支管均与所述压缩机进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至少连接有C支管和D支管,所述的C支管和D支管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三闸阀,且所述C支管与所述第一甄锅的输入管相连,所述D支管与所述第二甄锅的输入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接A三通管,所述A三通管的主管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所述A三通管的一个侧管与所述 A支管相连,其另一侧管与所述B支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接B三通管,所述B三通管的主管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B三通管的一个侧管与所述C支管相连,其另一侧管与所述D支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蒸汽输出管连接C三通管,所述C三通管的一个侧管与所述第一蒸汽输出管相连,其另一侧管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甄锅的输入口相连,所述C三通管的主管与所述C支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蒸汽输出管连接D三通管,所述D三通管的一个侧管与第二蒸汽输出管相连,其另一侧管与所述第二甄锅输入口相连,所述D三通管的主管与所述D支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为往复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或者罗茨鼓风机。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白酒蒸汽回收循环利用的蒸煮节能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所述甄锅组的输出管与所述压缩机相连,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甄锅组的输入管相连,有效回收了所述甄锅组在蒸煮过程中排放的废热,将其循环再使用,不仅降低了蒸汽的消耗成本,还可以减小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蒸汽回收循环利用的蒸煮节能系统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供蒸汽装置 2 分蒸汽缸
3 压缩机 21 第一蒸汽输出管
31 C支管 22 第二蒸汽输出管
32 D支管 4 第一甄锅
101 第一闸阀 41 A支管
102 第二闸阀 5 第二甄锅
103 第三闸阀 51 B支管
111 A三通管 113 C三通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锦江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锦江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6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