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科普教育的多功能水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66251.3 | 申请日: | 2014-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2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植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建之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科普 教育 多功能 水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车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科普教育的多功能水车。
背景技术
水车、水碓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水车是人们利用水流的冲击力,驱动水轮转动,水轮外侧安置的水斗在转动的过程中不断将水提升倒入引水槽,达到提高水位灌溉农田的目的;水碓是以水力推动水轮,在水轮的延长轴上装有拨杆,水轮转动时拨杆拨动碓杆的末端,使水碓上下跳动。
水车利用水的重力做功,其还有很多表现形式,传统的有,翻车、水碓、水磨等,但是,通过水的重力做功还有很多种其他表现形式,如水力发电,再利用电力供应给其它电器电机等,或者电生磁装置等。此外,水是大自然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水维系着大自然的平衡,通过水在大自然中不同状态的流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展示着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然而,现在中小学的课程及课外活动中,很少涉及到以实物展示自然规律,学生认识自然规律、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较低,这个发明创造使得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教育学生认识到我们每天离不开水,同时水可以为我们创造出清洁能源,水也能为我们做很多事情的环保科普教育。
现有的水车、水碓的实物或者模型一般比较大型,并在功能单一,并没有将多个利用水力做工的装置组合成一个多功能的水的重力做工进而转换为其他能量的环保科普教育的展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科普教育的多功能水车,利用水带动水车轮转动做工,将水的重力势能转换为彩球互动输送滑道机构的动能,进而将彩球步进顶向高处后自由滑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科普教育的多功能水车,其特征在于:其左右对称设有两个水车轮,在该两个水车轮的转轴上分别连接一彩球互动输送滑道机构,该彩球互动输送滑道机构包括连接水车轮转轴的曲柄滑块驱动机构及彩球输送滑道,所述曲柄滑块驱动机构包括曲柄、连杆及活动设置在一滑道内的圆柱体滑块,所述曲柄固定连接所述水车轮转轴;所述滑道侧部设有一用于彩球进入的圆孔通道,该滑道上部为彩球的出口,所述彩球输送滑道为两条交叉设置的滑道,每条彩球输送滑道设有彩球上升段、彩球高位下落点及彩球下滑段。
所述的科普教育的多功能水车,还设有水磨机构,该水磨机构包括水磨机架,在该水磨机架上设有石磨,在石磨中部向下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链轮传动机构及锥形齿轮组与水车轮转轴连接。
所述链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水车轮转轴上的第一链轮,设置在中间传动轴上的第二链轮及连接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的传动链条。
所述锥形齿轮组包括设置在中间传动轴上的第一锥形齿轮及设置在石磨转动轴上的第二锥形齿轮,石磨转动轴与中间传动轴通过锥形齿轮组啮合传动。
所述的科普教育的多功能水车,还设有发电机构,该发电机构包括一发电机,该发电机的转轴与水车轮的转轴连接。
所述的科普教育的多功能水车,还设有水碓机构,所述水车轮转轴上固定设有一拨片,所述水碓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支撑转动轴,上挡块及下挡块,水碓杆末端设有滚轮,该滚轮设置在拨片的转动范围内。
所述的科普教育的多功能水车,还设有连接所述发电机构的发声装置及发光装置,该发声装置包括喇叭,该发光装置包括LED灯或者灯泡。
所述的科普教育的多功能水车,还包括一电磁铁机构,该电磁铁机构为所述发电机构通过电线缠绕一铁块,在该铁块上下分别设有一磁极相对的永磁铁。
所述的科普教育的多功能水车,还设有连接所述发电机构的电动机构,该电动机构包括一电动机,该电动机轴连接水磨、翻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彩球互动输送滑道机构,该彩球互动输送滑道机构的能量来自水车轮转动做功,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曲柄滑块驱动机构的机械动能,实现能量转换,将彩球步进顶向高处,并自由滑下,实现彩球互动输送滑道机构左右两边推球数量基本保持一致,同时给了学生观察了解自然能量转换展示的实物。
多功能水车还通过设置水磨机构,该水磨机构链条及伞齿轮两种传动方式,将水的重力势能转换为由链轮链条、锥形齿轮传动推动石磨转动的动能,实现石磨的转动进行研磨;设置的发电机,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发声装置及发光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音,实现电、声、光的转化;设置的电磁铁结构,将电能转换为磁力;设置的电动机,将电能再次转换为动能,进而表现为一个能量的远程输送及利用的形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建之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建之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62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