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的塑料造粒废气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4067.5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8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彦瑜;许冠英;彭晓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52;B01D53/72;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强 |
地址: | 5106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塑料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弃朔料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造粒塑料造粒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废弃塑料也逐渐增加,塑料垃圾的处理问题是目前环境处理中的一大难点。对废弃塑料进行回收再利用是一种既环保又经济的做法。现阶段,我国废塑料回收技术仍然以物理回收为主,回收利用工序主要为收集、分类分离、清洗、干燥、破碎造粒,经过改性再加工制成合适市场需求的产品或与新料混合使用。
对废弃朔料进行回收再利用是一种既环保又经济的做法,它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就是通过机械把废弃塑料进行加工粉碎后重新用到工业以及建筑业等零部件上。化学法包括熔融再生、热裂解及能量回收等。化学法是朔料回收利用的新方向,主要包括塑料的油化技术、焦化技术及制造芳香族化合物。塑料的单体原料大部分源于石油,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把塑料进行油化处理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达到节油的目的。但是,无论是熔融再生、热裂解、能量回收或是焚烧,这些方法都离不开高温处理。
废旧塑料再生造粒过程中,当温度超过200℃时,增塑剂及其内部的低沸点杂质,会发生氧化分解,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粉尘、芳香族类、胺、硫化氢、酚类、醛类、酸、碱、不饱和烃类等带有臭味的化合物,致使塑料废气带有一种恶臭气味,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给周边居民和健康和安全带来了危害。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一套塑料造粒废气的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的塑料造粒废气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之一来实现。
一种一体化的塑料造粒废气的处理装置,其按照废气的处理流程依次包括氧化塔、酸雾净化塔和吸附塔,三塔合为一体;在氧化塔底部设有废气进口,氧化塔包括用于对废气进行臭氧氧化的臭氧氧化段和用于对废气进行紫外降解的紫外降解段,紫外降解段顶部设有臭氧氧化气体分布器,臭氧氧化段和紫外降解段之间通过第一中央导气管连通;酸雾净化塔与紫外降解段之间通过第二中央导气管连通,酸雾净化塔底部设有紫外降解气体分布器,酸雾净化塔顶部设有除雾器,除雾器上方设有酸雾净化气体分布器,除雾器下方设有喷淋装置;酸雾净化塔内设有酸雾布气板,酸雾布气板上设有填料层,喷淋装置与液体供应装置连接,酸雾净化塔底部设有液体出口,液体出口连接液体处理装置,液体处理装置与液体供应装置相连;吸附塔与酸雾净化塔之间通过第三中央导气管连通,吸附塔底部设有净气出口,吸附塔内设有吸附剂。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喷淋碱性吸收液。
进一步优选的,吸附塔内装填的吸附剂采用选用活性炭。
进一步优化的,该一体化的塑料造粒废气的处理装置为立式和卧式结构,立式结构中括氧化塔、酸雾净化塔和吸附塔三塔依次由下至上合为一体;卧式结构中氧化塔、酸雾净化塔和吸附塔三塔依次横向布置合为一体。
进一步优化的,臭氧氧化气体分布器与第一中央导气管连接;紫外降解气体分布器与第二中央导气管连接;酸雾净化气体分布器与第二中央导气管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填料层为拉西环、鲍尔环、阶梯环或波纹填料。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吸附塔的净气出口设有塑料造粒废气检测装置。
进一步优化的,氧化塔中采用多层折流板构,形成曲折的折流通道,相邻两个折流板之间形成通道,每个折流板均有一端与氧化塔侧壁连接,另一端不与氧化塔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优化的,酸雾净化塔中喷淋装置的喷嘴朝向与气体流动方向相反,紫外降解气体分布器位于酸雾净化塔底部储存的喷淋液中进行一级鼓泡,酸雾布气板下方还设有另一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与液体供应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处理装置结构紧凑,节省占地,能对塑料造粒废气进行深度处理,具有多层次、多相的协同处理效果,对塑料造粒废气具有很好的氧化分解、吸收能力,结构设计有利于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一体化塑料造粒废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卧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40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缩气体冷凝除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