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填料塔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64052.9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4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郭宗莲;李秋波;王梅;张舒;甘露;李冰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B01D53/18;B01D11/00;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填料塔,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感应填料塔,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填料塔是塔设备的一种,塔内填充适当高度的填料,以增加两种流体间的接触表面。例如应用于气体吸收时,液体由塔的上部通过分布器进入,沿填料表面下降。气体则由塔的下部通过填料孔隙逆流而上,与液体密切接触而相互作用。结构较简单,检修较方便。广泛应用于气体吸收、蒸馏、萃取等操作;现有技术中的填料塔种类也很多,这些填料塔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拆卸维修较为麻烦,2)当液体负荷较小时不能有效地润湿填料表面,使传质效率降低;3)不能直接用于有悬浮物或容易聚合的物料;对侧线进料和出料等复杂精馏不太适合,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感应填料塔,该设备设计巧妙,结构紧凑,成本较低,并且对塔内组件进行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感应填料塔,所述填料塔包括填料塔本体、设置在填料塔本体内的塔内组件和填料,所述塔内组件包括喷淋装置、液体再分器、支撑装置以及裙座,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本体的上方,所述裙座设置在本体的下方,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填料的下方,所述液体再分器设置在填料的上方,所述填料塔本体的上方设置有气体出口,下面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支撑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传感器、喷头以及喷淋开关。该技术方案整体设计巧妙、结构紧凑,该技术方案中的喷淋装置设置为感应喷淋装置,当传感器检测到筒内有气体时,喷淋装置立刻启动,与气体有效的进行接触,大大提高了传质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填料塔上方设置有吊柱。该吊柱安装于塔顶,用于安装检修时吊运塔内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液体再分器设置为网格式结构,该结构可以使得两相充分的接触,增加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传质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填料的下方,位于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卸填料入孔,将填料排出,非常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本体的下方还设置有检查孔,便于观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本体设置为等厚度、等直径的圆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裙座设置为圆筒形或者圆锥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巧妙,结构紧凑,实用性强;2)该技术方案中的喷淋装置设置为感应喷淋装置,当传感器检测到筒内有气体时,喷淋装置立刻启动,与气体有效的进行接触,大大提高了传质效率;3)该技术方案可以直接用于有悬浮物或容易聚合的物料;也适合对侧线进料和出料等复杂精馏,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4)该技术方案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柱,2、气体出口,3、喷淋装置,4、人孔,5、本体,6、液体再分器,7、填料,8、卸填料入孔,9、支撑装置,10、气体入口,11、液体出口,12、裙座,13、检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
实施例1:参见图1,感应填料塔,所述填料塔包括填料塔本体5、设置在填料塔本体内的塔内组件和填料7,所述塔内组件包括喷淋装置3、液体再分器6、支撑装置9以及裙座12,所述喷淋装置3设置在本体5的上方,所述裙座12设置在本体的下方,所述支撑装置9设置在填料7的下方,所述液体再分器6设置在填料7的上方,所述填料塔本体5的上方设置有气体出口2,下面设置有液体出口11,所述支撑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气体出口10,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传感器、喷头以及喷淋开关。该技术方案整体设计巧妙、结构紧凑,该技术方案中的喷淋装置设置为感应喷淋装置,当传感器检测到筒内有气体时,喷淋装置立刻启动,与气体有效的进行接触,大大提高了传质效率。
实施例2: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填料塔上方设置有吊柱1。该吊柱1安装于塔顶,用于安装检修时吊运塔内组件。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填料的下方,位于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卸填料入孔8,将填料排出,非常方便。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40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