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传感器安装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3707.0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1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平;李良义;张毅;韩刚;周大永;刘卫国;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传感器 安装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检测部件,尤其是指一种新型传感器安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安全性能开发试验用以检测汽车的安全性能。在开发试验中,需要安装车身加速度传感器,而此传感器通常通过液体强力胶与车身支架固定安装,长时间使用后固定效果变差,数据的误差较大。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751846U,公开日2011年2月23日,名称为“一种新型加速度传感器集成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加速度传感器集成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将三个方向的三个大量程单向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一个底座上;包括底座及安装在底座表面的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有三个,分别安装在底座的三个相互垂直的表面上。不足之处在于,3个加速度传感器与底座仍用化学胶固定,固定的强度仍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车身加速度传感器与车身支架固定效果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身加速度传感器与车身支架固定效果较好的新型传感器安装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传感器安装固定装置,包括本体,本体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传感器和限制连接传感器电线位置的凹槽,凹槽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平台,限位平台上设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第一安装孔;本体还设有若干个贯穿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安装孔,本体通过穿过安装孔的螺栓与车身板块固定连接。装配时,首先将传感器与本体固定:传感器上设有两个与第一安装孔匹配的第一安装孔,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与本体固定。然后再将本体与车身支架固定: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孔与车身支架固定。通过螺栓固定,新型传感器安装固定装置可以稳定的安装在车身支架上,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影响传感器的准确性。限位平台可以使传感器固定在设定的位置,方便传感器的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体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凹槽,凹槽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第三安装孔。在侧壁上也开设凹槽安装传感器,可以使一个本体安装多个传感器,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体上表面开设的凹槽的槽深方向和所述的两个侧壁上开设的凹槽的槽深方向均设有开口,开口处设在所述的两个侧壁的连接处。两个侧壁设有传感器,使总的传感器数量为3个,保证了使用需求的同时又放置过多的传感器影响本体的牢固度。开口的设计方便了连接传感器电线的走位,使连接3个传感器的电线能汇聚到一起,方便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新型传感器安装固定装置能使传感器获得准确有效的数据,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产生误差。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图。
其中:1、本体,2、凹槽,3、限位平台,4、第一安装孔,5、第二安装孔,6、第三安装孔,7、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新型传感器安装固定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本体1,本体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传感器和限制连接传感器电线位置的凹槽2,凹槽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平台3,限位平台上设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第一安装孔4;本体还设有2个贯穿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安装孔5,本体通过穿过安装孔的螺栓与车身板块固定连接。本体的两个相邻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凹槽,凹槽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第三安装孔6。本体上表面开设的凹槽的槽深方向和所述的两个侧壁上开设的凹槽的槽深方向均设有开口7,开口处设在所述的两个侧壁的连接处。
装配时,首先将传感器与本体固定:传感器上设有两个与第一安装孔匹配的第一安装孔,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与本体固定。然后再将本体与车身支架固定: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孔与车身支架固定。通过螺栓固定,新型传感器安装固定装置可以稳定的安装在车身支架上,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影响传感器的准确性。限位平台可以使传感器固定在设定的位置,方便传感器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3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出风口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冷却模块组合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