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油减震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63706.6 | 申请日: | 2014-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3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权;王山山;孙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油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曲轴的硅油减震器。
背景技术
硅油减震器的壳体中心为套入发动机曲轴的通孔,硅油减震器壳体四周与盖板形成一圈空腔,所述空腔内容纳惯性块,轴承带把惯性块与硅油减震器壳体轴向隔开,在惯性块与硅油减震器壳体之间的间隙注有硅油,通过盖板将惯性块、轴承带、硅油密封在硅油减震器壳体内,在硅油减震器壳体两侧焊接有散热片。一般的硅油减震器的壳体是采用锻打工艺完成,其成本较高,不利于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硅油减震器的壳体是采用锻打工艺完成,其成本较高,不利于降低成本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性好且成本低的硅油减震器:
一种硅油减震器,包括带有环形凹腔的冲压件壳体及固定在所述凹腔开口的盖板,所述凹腔内通过轴承固定有惯性轮,所述的盖板及所述的壳体采用激光焊接。
其中,还包括采用激光焊接的法兰。
其中,所述盖板及所述壳体的表面上固定有散热片。
其中,所述惯性轮的轴向两侧面上分别固定有向内突出的限位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硅油减震器,包括带有冲压成型的凹腔壳体及固定在所述凹腔开口的盖板,壳体与法兰采用激光焊接,所述凹腔内通过轴承固定有惯性轮,惯性轮通过整体的限位圈定位,安装方便,定位准确。本实用新型在硅油减震器的壳体加工工艺上采用冲压的方法,所述壳体是采用冲压工艺完成的,并冲压完成的壳体与法兰采用激光焊接,其可靠性更好,并且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硅油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硅油减震器,包括带有环形凹腔的冲压件壳体1及固定在所述凹腔开口的盖板2,所述凹腔内通过轴承3固定有惯性轮4,所述的盖板2及所述的壳体1采用激光焊接7。还包括采用激光焊接7的法兰5。所述盖板2及所述壳体1的表面上固定有散热片。所述惯性轮的轴向两侧面上分别固定有向内突出的限位圈6。惯性轮通过整体的限位圈定位,安装方便,定位准确。
本实用新型在硅油减震器的壳体加工工艺上采用冲压的方法,所述壳体是采用冲压工艺完成的,并冲压完成的壳体与法兰采用激光焊接,其可靠性更好,并且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3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震器阻力调节装置
- 下一篇:高速压力机干式摩擦传动-制动双工离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