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流式循环对流排污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3145.X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2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萍;桂福坤;张月星;赵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 循环 对流 排污 养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集污排污装置结构,尤其涉及射流式循环对流排污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对虾养殖为我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养虾业自身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这些污染来自喂养的残饵和对虾代谢产物,如果长期使用同一水体肯定对水体安全造成影响。但是很多养殖户又对对虾养殖污水几乎是不经过任何处理便直接排放。其后果是污染了当地的海域,破坏了沿海的生态平衡,导致养殖区出现大面积虾病的流行,沿海还出现赤潮现象,严重威胁养虾业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有效而且可持续的科学方法来解决养殖污水处理的问题,及时清除池内残饵和对虾代谢产物,是保持池内水体安全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的虾池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生物、化学来分解、沉淀污物,但是此方法过程复杂而且花费的成本较高,不经济不实用,因此不能够广泛普及。也有一些最新技术是采用物理方法,利用水动力驱动原理实现了不需要添加任何生物化学药物就能自动集污排污的系统。现有技术如申请公布号 CN 102893944 A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自动排污的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漏斗型集污槽、“L”型排污管、排污控制装置、纳污筐、排污槽、排污管、水位控制管和推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排污控制装置设置成自动控制排污阀,可以根据养殖动物的投喂次数设定排污次数和排污时间,在对养殖动物投喂一定时间后,养殖池内的残饵、粪便、动物尸体等在环形流动的水流下聚集到漏斗型集污槽内,自动控制排污阀自动打开排除污物,避免了因残饵、粪便、动物尸体等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减少水产动物疾病暴发的几率。然而其实现成本较高,且对养殖水体的占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不需要添加任何生物化学药物也能够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实现自动集污排污、水体占用小、节本增效、保护生态的射流式循环对流排污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射流式循环对流排污养殖装置,包括具有漏斗型底面的水槽,其中:水槽中心设有锥形的支座;支座底部设有与水槽的排污口沿口相配合的过滤网;支座的侧面具有贯穿的进水孔;支座顶部具有中心导管;中心导管的上部侧面具有辐射式射流孔;中心导管内侧设有反式螺旋桨。反式螺旋桨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沿着中心导管形成向上的水流,在经上部的辐射式射流孔向外射出水流。水槽底部形成补偿流带动残饵及粪便向中心汇聚,重力作用使之经过滤网落入排污口,因而只需中心设置中心导管对水体占用较小。通过上述结构,使本装置不需要使用化学制剂就能去除残饵及粪便,有效减少换水量,且本装置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节本增效、生态友好的优点。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水槽中心设有锥形的支座;支座底部设有与水槽的排污口沿口相配合的过滤网;支座的侧面具有贯穿的进水孔;支座顶部具有中心导管;中心导管的上部侧面具有辐射式射流孔;中心导管内侧设有反式螺旋桨。反式螺旋桨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沿着中心导管形成向上的水流,在经上部的辐射式射流孔向外射出水流。水槽底部形成补偿流带动残饵及粪便向中心汇聚,重力作用使之经过滤网落入排污口,因而只需中心设置中心导管对水体占用较小。通过上述结构,使本装置不需要使用化学制剂就能去除残饵及粪便,有效减少换水量,且本装置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节本增效、生态友好的优点。反式螺旋桨经延伸杆与设置在中心导管顶部的驱动电机相连接。中心导管顶部密封。中心导管顶部密封能使反式螺旋桨挤压流体,在辐射式射流孔处形成更为高速的水流,具有更有益的效果。具体可以设置顶部密封轴承。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水槽中心设有锥形的支座;支座底部设有与水槽的排污口沿口相配合的过滤网;支座的侧面具有贯穿的进水孔;支座顶部具有中心导管;中心导管的上部侧面具有辐射式射流孔;中心导管内侧设有反式螺旋桨。反式螺旋桨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沿着中心导管形成向上的水流,在经上部的辐射式射流孔向外射出水流。水槽底部形成补偿流带动残饵及粪便向中心汇聚,重力作用使之经过滤网落入排污口,因而只需中心设置中心导管对水体占用较小。通过上述结构,使本装置不需要使用化学制剂就能去除残饵及粪便,有效减少换水量,且本装置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节本增效、生态友好的优点。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需要添加任何生物化学药物也能够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实现自动集污排污、水体占用小、节本增效、保护生态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3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