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头式塔机平衡臂拉杆新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2245.0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4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米成宏;刘振;李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62 | 分类号: | B66C23/62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张荣亮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头 式塔机 平衡 拉杆 新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臂拉杆结构,具体是一种平头式塔机平衡臂拉杆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平头式塔机平衡臂拉杆结构为三角形单线性双排平行拉杆结构形式,拉杆组一端分别与平衡臂连接耳板相连,另一端与塔顶相连。每组拉杆组根据平衡臂大小及相对吊点位置的不同,进行适当数量的分段组合。在塔顶高度、平衡臂长度以及机构等其他设备确定的情况下,考虑到拉杆的强度以及塔机整体的平稳性,拉杆吊点的位置的调整性与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头式塔机平衡臂拉杆新型结构,稳定性和适应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头式塔机平衡臂拉杆新型结构,包括平衡臂,平衡臂上安装有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第三拉杆,平衡臂还安装有门型撑架,第一拉杆两端分别铰接于塔顶和平衡臂上,第二拉杆两端铰接于塔顶和门型撑架的顶杆处,第三拉杆两端分别铰接于平衡臂和门型撑架的顶杆处。
所述的第二拉杆和平衡臂平行。
所述的第三拉杆和门型撑架形成45度到65度的夹角。
所述的第一拉杆和平衡臂形成25度到45度的夹角。
为保证塔机整体的平稳性,这种结构形式根据塔顶高度、平衡臂长度及其他设备的安装位置,拉杆的吊点位置基本确定,延平衡臂横向调整性较差。因平衡臂每侧有且只有单个拉杆组,塔机整体的平稳性较差,单组拉杆受力强度较大。若因平衡臂等部件制造变形引起的累计误差等,易造成两侧拉杆不等长现象。
而本实用新型中,平衡臂每侧两组拉杆同时作用,对制造变形的容差性相对较强,其前后两吊点位置可根据整体环境适当调整,使塔机整体平稳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拉杆;2、第二拉杆;3、第三拉杆;4、门形撑架;5、塔顶;6、平衡臂。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包括平衡臂6,平衡臂6上均安装有第一拉杆1、第二拉杆2和第三拉杆3,两个平衡臂6之间还安装有门型撑架4,门型撑架4成“门”型,
第一拉杆1两端分别铰接于塔顶5和平衡臂6上,第二拉杆2两端铰接于塔顶和门型撑架的顶杆处,第三拉杆3两端分别铰接于平衡臂6和门型撑架4的顶杆处。
所述的第二拉杆和平衡臂6平行。
所述的第三拉3杆和门型撑架4形成45度到65度的夹角;所述的第一拉杆1和平衡臂6形成25度到45度的夹角,稳定性更好。
本结构中,平衡臂每侧均有上下两层拉杆组,上层拉杆组通过撑架支撑过渡,使吊点位置可延伸设计在平衡臂后部,预留机构等其他设备的相对空间,下层拉杆组直接连接在平衡臂前端位置,整体平稳性高。
可适当性调整拉杆吊点的位置及避免了由于相关部件制造等累计误差原因而造成的两侧拉杆组不等长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2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引进方式的塔机标准节结构
- 下一篇:起重设备稳定监控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