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灰浆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1940.5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0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陵;辛治坤;王传永;丁亚恒;张胜军;李向阳;白鑫;王振广;赵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9/02 | 分类号: | B28C9/02;B28C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766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灰浆 制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下埋管、浅部注浆加固浆液制作装置,尤其是一体式灰浆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井下钻孔施工期间,涉及埋管、浅部注浆加固等环节均需要在输浆泵站制作灰浆料,然后通过注浆泵输到钻场。
灰浆是以改性聚合物乳液和水泥混合粉料,通过现场搅拌混合而成的通用防水灰浆,也叫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简称“双组分防水涂料”,具有优异的防水效果,施工方便、涂膜能力强,附着力优异,可在砖石、砂浆、混凝土和石膏板基层上施工。
以前,由于制作灰浆设备不规范,灰桶、过滤网、灰池孤立存在,一般情况下,灰浆制作完成后,重量达到100kg,倒入灰池难度较大,且灰桶、灰池之间无固定连接,容易使得灰桶偏离,无法起到过滤效果,甚至发生灰桶、灰池挤伤操作人员手指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体式灰浆制作装置,所述的装置将灰桶、过滤网、灰池设置成一体式结构,灰桶内制作水泥浆,通过合页式连接结构灰桶与灰池能够做相对转动,水泥浆从灰桶内倒入灰池中,而且灰池中安装有过滤网,既能规避圆柱形灰桶翻滚的问题,又能够便于水泥浆的过滤,经过过滤的水泥浆置于灰池内,由注浆泵输送到钻场,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会发生操作人员抬起灰桶困难或灰桶、灰池之间挤伤操作人员手指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体式灰浆制作装置,包括灰桶、过滤网、灰池,灰桶与灰池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灰桶相对与灰池做相对转动;灰池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的灰桶为圆柱形,无顶盖;
进一步,所述的灰池为立方体形,无顶盖;
进一步,所述的灰桶上设置有底座,底座与灰桶焊接在一起,底座的形状为方形薄板,连接部焊接安装在底座上,便于灰桶相对与灰池做相对转动;
进一步,所述的灰桶上焊接有手柄,方便将水泥浆倒入灰池;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部为合页式结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合页,第一合页为中空圆柱形的第一钢管,固定在灰池上的第二合页,第二合页为中空圆柱形的第二钢管组,第一钢管通过实心圆柱形的连接杆与第二钢管组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灰池上焊接支撑杆,将过滤网固定在支撑杆上,方便水泥浆的过滤。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水泥浆制作效率及现场规范化标准,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按照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10%计算,每年减少了人工600个,减少了支出7.2万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体式灰浆制作装置,包括灰桶3、过滤网2、灰池1,灰桶3与灰池1通过连接部活动连接,灰桶3相对与灰池1做相对转动;灰池1内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
在上述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灰桶3为圆柱形,无顶盖;
所述的灰池1为立方体形,无顶盖;
所述的灰桶3上设置有底座6,底座6与灰桶3焊接在一起,底座6的形状为方形薄板,连接部焊接安装在底座6上,便于灰桶3相对与灰池1做相对转动;
所述的灰桶3上焊接有手柄5,方便将水泥浆倒入灰池1;
如图2所示,所述的连接部为合页式结构,包括固定在底座6上的第一合页8,第一合页8为中空圆柱形的第一钢管,固定在灰池1上的第二合页7,第二合页7为中空圆柱形的第二钢管组,第一钢管通过实心圆柱形的连接杆9与第二钢管组活动连接;
所述的灰池1上焊接支撑杆4,将过滤网2固定在支撑杆4上,方便水泥浆的过滤。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将灰桶、灰池采用4分钢管连接,具备旋转功能,很好地规避了圆柱型灰桶翻滚的问题,在灰桶后侧焊接手柄,方便将水泥浆倒入灰池,在灰池上焊接支撑杆,将过滤网固定在支撑杆上,方便水泥浆的过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制作水泥浆,然后抬起灰桶后侧专用手柄,将水泥浆倒入过滤网,水泥浆通过过滤网过滤流入灰池,不会发生人员抬起灰桶困难或灰桶、灰池之间挤伤人员手指现象。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1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芯样切割机
- 下一篇:搅拌车出料口防护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