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排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60950.7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2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赖庆辉;高筱钧;苏微;周金华;李莹莹;迟琳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排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排种器,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播种是农业生产中关键作业环节,而播种设备的关键部件是排种器,排种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播种的情况,也将影响到作物的出苗、苗全和苗壮,对产量产生很大影响。精密播种可以保证播量精确、株距均匀、播深一致,为种子的生长发育创造最佳条件,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并且可以节省大量种子,减少劳动力。
目前排种器多为通过链条传动与播种机相联接,通过动力传动轴带动排种器转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排种器,用于解决当前播种机结构复杂、转弯半径大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传统播种机改变播种量需要改变传动比、换链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排种器,包括小齿轮1、步进减速电机2、清种轮3、排种轮4、壳体5、链条6、轴I7、大齿轮8、轴II9、大链轮10、小链轮11、护种板12;所述位于壳体5前端的是步进减速电机2,位于壳体5体内中部有两个排种轮4,轴I7联接排种轮4与大链轮10,轴II9联接清种轮3与小链轮11、大齿轮8,步进减速电机2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5上,轴I7、轴II9通过轴承联接固定在壳体5上,清种轮3有两个,两个清种轮3分别与两个排种轮4线性接触且均位于排种轮4左上方,小齿轮1固定在步进减速电机2上,小齿轮1、大齿轮8相互啮合,小链轮11与大齿轮8同轴且安装在壳体5的同侧,大链轮10、小链轮11通过链条6联接,护种板12为弧形护种板,护种板12与排种轮4同心同弧度且罩扣在排种轮4的左下方。
所述清种轮3与排种轮4宽度一致,清种轮3与排种轮4之间留有缝隙且不大于种子直径。
所述护种板12与排种轮4同心,护种板12与排种轮4之间留有缝隙,且缝隙不大于种子直径。
所述壳体5内设有下种斜板13,下种斜板13位于排种轮4上面便于种子进入排种轮4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步进减速电机2转动带动小齿轮1的转动,小齿轮1带动大齿轮8的转动,同时带动了同轴II 9上的清种轮3的转动,大齿轮8转动带动同轴II 9上的小链轮11转动,小链轮11通过链条6传动带动大链轮10转动,同时带动同轴I 7上的排种轮4转动,实现了步进减速电机2转动,带动这个排种器工作,种子随着排种轮4的转动一起运动,当运动到清种轮3处,未进入种穴的种子将被阻挡,进入种穴的种子将继续随着排种轮4运动,在护种板12 的保护下种穴内的种子不会因为自身重力的原因而脱落,直至排种轮转动到离开护种板12的区域,种子依靠自身重力下落,实现整个播种过程。
所述清种轮3与排种轮4宽度一致且安装在排种轮4的左上方,清种轮3与排种轮4之间留有一定缝隙且不大于种子直径,这样可以减少因清种轮3与排种轮4的摩擦带来的阻力且可以起到清种的作用,减少重播的情况。
所述护种板12与排种轮4同心,护种板12与排种轮4之间留有缝隙,且缝隙不大于种子直径,这样可以减少因护种板12与排种轮4的摩擦带来的阻力且可以起到护种的作用,减少漏播的情况。
所述将步进减速电机2与排种器壳体5相结合,降低了播种机的体积,使得播种机小巧轻便,适用于云南山地地区,并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此排种器采用电驱动,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效率,且环保轻便。
2、此排种器采用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方式,提高了播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此排种器设计机构简单,有利于降低系统建设和使用成本,易操作,而且不易出现漏播、重播的现象。
4、采用电动式的排种器,这样自身的电机带动排种器转动,使得整个播种机尺寸变小、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轴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图;
图1-5中各标号:1-小齿轮、2-步进减速电机、3-清种轮、4-排种轮、5-壳体、6-链条、7-轴I、8-大齿轮、9-轴II、10-大链轮、11-小链轮、12-护种板、13-下种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09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混料离心施肥器和施肥装置
- 下一篇:谷物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