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汽车前照灯恒流电源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60756.9 | 申请日: | 2014-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2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 发明(设计)人: | 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仪科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汽车 前照灯恒 流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领域,特别是指一种LED汽车前照灯恒流电源。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前照灯多采用灯丝灯泡作为发光光源,灯丝灯泡是发热及发光,由于发热消耗了大量能源,所以光电效率低。为了达到理想的照明效果,灯泡功率都比较高,从而比较耗电及耗油,现在大多数车型仍然在使用普通的卤素大灯,好一点的车型会使用氙气大灯。
目前,LED(Light Emitting Diodes,发光二极管)开始被用于汽车照明领域,随LED功率和亮度的提升,LED除了应用于汽车照明和信号系统外,开始适用于汽车前照灯。
然而,现有的LED汽车前照灯所采用的电源均为恒压电源或性能较差的恒流电源,这种恒流电源大部分都存在保护不够、可靠性差、恒流性能不稳定以及EMC电磁兼容方面设计不够等缺点,无法适应复杂的车内环境,不能更好的发挥LED灯具长寿命、高光效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LED汽车前照灯恒流电源,可靠性高,产品的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汽车前照灯恒流电源,包括:供电电源、恒流驱动单元、零点漂移抑制单元和过压保护单元,其中,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恒流驱动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恒流驱动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零点漂移抑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零点漂移抑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的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供电电源包括:直流电源和TVS管D3,所述直流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TVS管D3和电容C11,所述电容C11的一端连接电感L2,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2。
优选地,所述电容C11为极性电容,所述电容C11的电容值为100μF,所述电容C12的电容值为0.1μF。
优选地,所述恒流驱动单元包括LED驱动器U3,所述LED驱动器U3的VIN端连接电阻R17,COMP端连接电容C13的一端,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8接地,CSH端连接电阻R19,RCT端连接电容C14的一端,所述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LED驱动器U3为LM3429Q1型号的LED驱动器。
优选地,所述零点漂移抑制单元包括:温度补偿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所述恒流驱动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的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所述温度补偿电路包括场效应晶体管M2,所述场效应晶体管M2的基级与电阻R26连接,所述场效应晶体管M2的集电级与稳压二极管D4连接,所述场效应晶体管M2的发射级连接电阻R27。
优选地,所述过压保护单元包括: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基级和发射级之间连接有电容C8、C9以及电阻R14,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10和电阻R15。
本实用新型的恒流部分能保证汽车灯具随着LED负载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持续保持恒定的电流输出,确保LED灯具的亮度不发生变化。高温保护和低温启动功能都是确保电源在-40度到100度时,能正常工作。开路、短路及浪涌保护功能确保LED灯具在出现故障时,电源不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图1所示供电电源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图1所示恒流驱动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图1所示零点漂移抑制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图1所示过压保护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仪科贸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科仪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607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