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卫星通信的浮标式水上信息收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9906.4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8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解思亮;赵洪波;曹慧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厚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05 | 分类号: | H04B1/38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卫星通信 浮标 水上 信息 收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上浮标的信息收发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人口迅速膨胀,陆地能源供应已经很难满足人类的需求,各国纷纷将目标转向了占地球总面积71%的海洋。188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巴巴拉地区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海上钻井平台,开创了海洋石油工程和石油开发的历史。而1896年,美国以伐桥连接方式在加利福尼亚距海岸200多米处打出世界第一口海上油井,标志着海洋石油工业的诞生。中国的海洋石油事业发端于南海,早在1957年,有关部门就开始了在海南岛南面莺歌海岸外组织作业,进行探测活动。目前,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范围已从浅海、半浅海逐步向深海延伸。
中国近海大陆架面积130多万平方公里,目前已发现7个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60多个含油、气构造,已评价证实的油、气田30个,石油资源量8亿多吨,天然气1300多亿立方米。而上述中国海洋油气资源,又有70%蕴藏于深海区域。
我国目前开发的油气资源多为浅水、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大部分的油气资源运输都是通过海底管道完成,一旦出现油气输送中断、油气泄露等事件,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据海洋业内专家介绍,目前我国海底管道数量和种类繁多,有单层、双层等多种结构型式,分布范围遍布中国各个海域,地理条件、海况环境复杂多变,部分海底管道投产年限已经临近乃至超过原设计寿命,运行状况不佳,事故风险增大。因此,海底管道在服役期间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海底管道运营过程中必须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由于我国海洋工程发展较为缓慢,海底管道的铺设起步也较晚,即使近十年的海底油气管道建设中仍然有无法检测的,甚至有的在设计初期就没有考虑增设检验装备、计划预留油气管道缺陷检测器收发装置,而最为棘手的难题是海洋水下、水上信息如何进行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卫星通信的浮标式水上信息收发装置,借助于此装置可以将海底管道上设置的管道监测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功率放大,并通过发射天线将数据包借由通信卫星实时传输到陆地上的数据采集站。所有数据都会被分析,并以此来判断管道状态是否有异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其包括通信浮标、嵌入式传感器、数据采集站,嵌入式传感器设置在海底的管道上,嵌入式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通信浮标之间通讯,通信浮标与数据采集站之间通过卫星实现无线通信。
本装置主体是一个浮标,在浮标的基础上加装了一套信息处理系统,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蓄电池主要负责为浮标上的信息处理设备提供电能;通信光缆连通着管道上的传感器和水面上的浮标,在两者之间架起信息传输的通道;主控电路和时序控制电路控制着信息分时进行接收和发送;调制模块负责将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和卫星定位模块得到的位置信息调制到适合传输的频段进行传输;功率放大器则是对需要发送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保证其能够稳定、持续、完整的传输到目的地;自动追星卫星天线在浮标不稳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卫星天线与卫星的有效连通,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卫星天线将调理后的信号传送到指定的卫星,卫星将信息转发到数据采集站。
所述的通信浮标包括平台主体,平台主体上设置信号处理模块、蓄电池、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自动追星卫星天线,蓄电池为信号处理模块及卫星天线供电,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与蓄电池连接并为蓄电池充电,信号处理模块接收嵌入式传感器信号后通过卫星天线将采集的管道的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站。
平台主体上设置防护栏杆,用于起到防护的作用。
嵌入式传感器与通信浮标之间通过通信光缆有线通讯。
海底管道上嵌设的传感器间隔分布(比如,每隔100m布设一个传感器,每10个传感器为一组)浮标就处在这一组传感器管段的中间位置。
为证浮标不会随海浪漂流,可对浮标采取固定措施,通信浮标通过缆绳固定于海底,并保证缆绳和通信光缆的长度有足够的余量,不至于在大风浪或涨潮时造成通信光缆和固定缆绳被扯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其解决海底管道故障信息传输的难题,可以准确、快速定位出海底管道的异常区域,为排查和抢修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海底管道信号传输示意图。
图2为通信浮标的示意图。
其中:1-通信浮标;2-嵌入式传感器;3-数据采集站;4-管道;5-缆绳;6-通信光缆;11-平台主体;12-信号处理模块;13-蓄电池;14-太阳能光伏电池板;15-自动追星卫星天线;16-防护栏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厚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厚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9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nRF0433的无线通讯电路
- 下一篇:一种数字式全隔离信号采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