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检测圆环状态下的传动带的电子万能试验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59815.0 | 申请日: | 2014-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9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朱腾恩;朱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亿力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4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圆环 状态 传动带 电子 万能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万能试验机,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检测圆环状态下的传动带的电子万能试验机。
背景技术
传动带是将原动机的电极或发动机旋转产生的动力,通过带轮由胶带传导到机械设备。传动带包括V带、多楔带、同步带等,它是机电设备的核心联结部件,因此对传动带的性能具有较高要求,尤其是抗疲劳强度,在传动带出厂前,必须要对传动带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其中,通常可以借助电子万能试验机对传动带进行拉伸试验从而得到传动带的抗疲劳强度,检测时,可检测单边状态下的传动带和圆环状态下的传动带,但是现有的适用于检测圆环状态下的传动带的电子万能试验机在安装传动带的时候比较麻烦,大大影响检测速率和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圆环状态的传动带安装方便,提高检测速率和工作效率的用于检测圆环状态下的传动带的电子万能试验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检测圆环状态下的传动带的电子万能试验机,包括试验主机、与试验主机连接的微机控制装置,所述试验主机包括机座、竖向设于所述机座上的两根支架、连接所述两根支架的上固定横梁、设于所述上固定横梁下方的移动横梁和设于机座上的下固定横梁,所述机座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两根支架内侧的丝杆连接,所述移动横梁下端设有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和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传感器下端可拆式连接有上夹具,所述下固定横梁上可拆式连接有下夹具;
所述上夹具包括固定架和滚轮,所述固定架由第一竖直板、第二竖直板和连接第一竖直板、第二竖直板端部的水平板构成,第一竖直板与水平板焊接或一体成型,第二竖直板与水平板铰接;所述第一竖直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固定设有支撑轴,滚轮套设于支撑轴上,第二竖直板上设有用于容置支撑轴的凹槽,所述下夹具与上夹具位置对应且沿水平线与上夹具对称;
所述上夹具的铰接处还设有可绕顺时针自由转动的第一棘轮机构,所述第一棘轮机构包括第一棘轮和第一棘爪,所述第一棘轮固定设于上夹具的铰轴的一端部,所述第一棘爪设于 水平板上靠近第一棘轮的一端;所述下夹具的铰接处还设有可绕逆时针自由转动的第二棘轮机构,所述第二棘轮机构包括第二棘轮和第二棘爪,所述第二棘轮固定设于下夹具的铰轴的一端部,所述第二棘爪设于水平板上靠近第二棘轮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上夹具和下夹具在安装圆环结构的传动带时简单方便,具体操作过程为:需要将传动带安装到上夹具时,拨动第一棘爪,使第一棘轮能够逆时针旋转,旋转第二竖直板至水平状态后,将传动带套在滚轮上,放松第一棘爪,第一棘轮能够自由顺时针旋转,第二竖直板回复至竖直状态,此时即完成上夹具传动带的安装;同理,需要将传动带安装到下夹具时,拨动第二棘爪,使第二棘轮能够顺时针旋转,旋转第二竖直板至水平状态后,将传动带套在滚轮上,放松第二棘爪,第二棘轮能够自由逆时针旋转,使第二竖直板回复至竖直状态,此时即完成下夹具传动带的安装;由微机控制装置通过控制驱动电机转动,并带动丝杆上、下动作,从而带动与丝杆连接的移动横梁上升,下降动作,最终完成圆环结构的传动带的拉伸试验,通过显示器显示得到该类传动带的抗疲劳强度的数据。
所述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滚轮的最大厚度。移动横梁带动上夹具上升过程中,传动带会涨紧,若两块竖直板与滚轮之间有间隙,可能引起滚轮转动,可能造成数据不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上、下夹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上夹具的正视图。
图4是下夹具的正视图。
图5是上夹具的固定架的右视图。
如图所示:1、机座,2、支架,3、上固定横梁,4、移动横梁,5、下固定横梁,6、丝杆,7、传感器,8、上夹具,8.1、固定架,8.1.1、第一竖直板,8.1.2、第二竖直板,8.1.3、水平板,8.2、滚轮,9、下夹具,10、第一通孔,11、支撑轴,12、凹槽,13、第一棘轮机构,13.1、第一棘轮,13.2、第一棘爪,14、第二棘轮机构,14.1、第二棘轮,14.2、第二棘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亿力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亿力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9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