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线拉丝模及其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9692.0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3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敏;李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鑫汇铜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14 | 分类号: | B21C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线 拉丝 及其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线拉丝模及其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线材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建筑、电力等部门。在线材生产中,拉拔加工是最常用的一种加工方式。拉丝模是各种金属线材拉拔生产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易消耗性模具,它与拉丝的质量和效率密切相关。而在拉丝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润滑是保证拉丝效果的重要因素。拉丝模的主要工作区域是内孔,即过线孔。内孔结构按工作性质可分为入口区、润滑区、工作区、定径区、出口区五个区间以及遵循“圆滑过渡”理论,即拉丝模孔内各区交界处必须为较小的圆角过渡。被拉拔线材从入口处进入拉丝模,在拉拔力的作用下通过拉丝模,并且在拉丝模工作区的锥面上发生剧烈摩擦,从出口处拉出,得到较细的线材。润滑区的作用在于贮存润滑液,并将其输入工作区。线材经过工作区再进入定径区,其在工作区承受着更大的挤压摩擦力,但是由于线材与模具的紧密作用使两者处于过盈配合状态,润滑液很难进入工作区和定径区,使得该区润滑效果不良。尤其是工作区较长或拉拔减面率较大时,润滑区所产生的润滑膜几乎无法达到工作区的深度部位,从而形成实质上的干拉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更好润滑效果的铜线拉丝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铜线拉丝模,包括线模本体,所述线模本体包括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从入口到出口依次包括入口润滑区、工作区、定径区及出口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区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流道.
所述流道的外端设有液压接头,所述第一环形槽的槽壁与所述工作区内壁圆弧过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在线模安装到位后,通过液压管路将经过加压的润滑液与所述液压接头接通,使高压润滑液侵入到所述环形槽上,在所述环形槽内形成润滑油环,在线材拉拔过程中起到对线材再次强行润滑作用。尤其适合于工作区较长的拉丝模。并通过调节适当的高压作用避免铜线在环形槽处直径反弹进而形成新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工作区是对线材强制挤压成型的过程,由润滑区带入的润滑液很难顺利到达工作区的线材与拉丝模孔壁之间,通过二次强制加入润滑液,可以提高线材通过过线孔的润滑效果,进而提高拉丝质量及效率。使第一环形槽的槽壁与所述工作区内壁圆弧过渡可以避免工作区形成新的阻力,进而避免对线材的表面损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定径区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流道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改善润滑效果,减少拉拔摩擦力。
进一步,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槽的深度为0.1~0.5毫米、宽度为1~5毫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较浅的环形槽,可以避免对定径段的挤压效果影响。
进一步,所述线模本体还包括外环体,所述流道包括径向流道及轴向流道,所述轴向流道出口设有所述液压接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线模整体较小,安装位置狭窄,将流道出口设于一侧可以方便安装。采用外环体便于加工流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铜线拉丝模润滑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项所述铜线拉丝模,还包括高压润滑油供给装置,所述高压润滑油供给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的润滑油箱、过滤器及齿轮泵,所述齿轮泵的出口设有溢流调压阀,所述齿轮泵的出口通过阀门与所述流道连通。
本润滑系统的有益效果是:在铜线拉拔时,同时启动高压润滑油供给装置,并调节适当压力,使润滑油基本在环形槽内形成一个稳定的环形高压,由于铜线与拉丝模之间的强力挤压作用,这个环形槽的油环基本无法外泄,但可以在铜线过往时在其表面形成油膜。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另外,可以调节适当的压力通过高压油环来给铜线施加压力,避免由于铜线在环形槽处由于挤压力反弹,而在环形槽处形成台阶性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部位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一种铜线拉丝模润滑系统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鑫汇铜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鑫汇铜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9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铝合金型材用的挤压机
- 下一篇:一种带有感应器的门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