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基色一体化表面贴装式发光二极管及其显示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59625.9 | 申请日: | 2014-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2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夏仰军;邱燕;程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江亮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5/13 | 分类号: | H01L25/13;H01L33/56;G09F9/33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 地址: | 3222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色 一体化 表面 贴装式 发光二极管 及其 显示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基色一体化表面贴装式发光二极管及其显示模块。
背景技术
当前,表贴发光二极管在显示屏行业的应用已成趋势。在表贴发光二极管中,红绿蓝三种基色的芯片是封装在同一腔体中,因此,为了保证红绿蓝三种基色的发光芯片均得到较好的透光率和反光率,从而获得较高的出光效率,通常只能选择无色透明封装胶和白色反光腔进行封装。因而,采用该种发光二极管制作的显示屏表面常常呈现大面积白色,大大降低了显示屏的对比度。
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267194.1的发明中公开一种多基色一体化的表面贴装式发光二极管,包括支架、发光二极管芯片和封装胶,所述支架内至少设有2个独立腔体,在腔体内置入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再在腔体中灌入所述封装胶,在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处于非通电状态时,在日光环境下,不同独立腔体表面至少呈现2种不同的颜色。此发明可在不降低发光芯片出光效率的情况下提高显示屏对比度。在常规技术中因为多种基色LED被封装在同一个腔体中,因此通常在0.5米左右的距离即可获得较好的多基色混色效果。但是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267194.1的发明中由于多种基色的LED被封装在不同的腔体中,不同基色的LED被不同腔体分隔开,因此混色距离会被拉大到1米左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瑕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基色一体化的表面贴装式发光二极管,进一步缩短混色距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基色一体化表面贴装式发光二极管,包括支架、发光二极管芯片和第一封装胶,所述支架内设有至少2个独立的子腔体,在子腔体内置入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再在子腔体中灌入所述第一封装胶,当所述发光二极管芯片处于非通电状态时,在日光环境下,不同子腔体表面至少呈现2种不同的颜色,所述支架内还设有1个主腔体,所述子腔体均位于所述主腔体内,所述主腔体内灌有第二封装胶,且所述第二封装胶覆盖所述第一封装胶。
优选地,所述第二封装胶为透明或半透明。
优选地,在不同子腔体中灌入的第一封装胶自身颜色与同一子腔体内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发光颜色相同或相近。
优选地,不同子腔体的内壁颜色与其内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发光颜色相同或相近。
优选地,每个子腔体的内壁颜色和其内所灌的第一封装胶颜色及其内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发光颜色相同或相近。
优选地,所述支架内子腔体的数量为2到6个。
优选地,所述支架内子腔体的数量为3个,在3个子腔体中分别置入红色发光二极管芯片、绿色发光二极管芯片和蓝色发光二极管芯片。
优选地,所述3个子腔体成“品”字型、直线型或“L”型排列。
优选地,当发光二极管处于非通电状态时,在日光照射下,所述子腔体表面的颜色与其内所封装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发光颜色相同或相近。
优选地,在所述子腔体之间设置阻碍不同子腔体中的第一封装胶接触的隔层。
优选地,阻碍不同子腔体中的第一封装胶接触的隔层与支架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架设置4到6个与外部电连接的电气管脚。
优选地,所述子腔体表面和/或主腔体表面的形状为类圆形、类椭圆形、类方形、类长方形、类三角形、类扇形、类五边形、类六边形或类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使用了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多基色一体化表面贴装式发光二极管。
综上分析,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子腔体外再设置一主腔体,主腔体中灌入的第二封装胶覆盖子腔体中灌入的第一封装胶,当不同子腔体中不同基色的LED光透过第一封装胶之后,在第二封装胶表面形成混色,在提高显示屏对比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了显示屏的混色性能,缩短混色距离。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沿A—A方向的侧面示意图;
图6为图4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7沿A—A方向的侧面示意图;
图9为图7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江亮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浦江亮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96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IT太阳能电池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用通孔/接触孔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