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前减震器阀系和后减震器阀系的前倒置前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9145.2 | 申请日: | 201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5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红;于平;范立志;贺阳;孙爱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4 | 分类号: | F16F9/14;F16F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减震器 倒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前减震器阀系和后减震器阀系的前倒置前减震器。
背景技术
置式前减震器最早应用于高性能豪华赛车、越野车上,由于性能优越,价格昂贵,一些关键技术难以突破,而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采用的传统的倒置前减震器的柄管直径、套管总长度比较大,倒置前减震器直接将后减震器阻尼阀系移植到前减震器上,难以适用于125cc~200cc的中小排量普通摩托车上,如果将倒置前减震器在尺寸上的减小,柄管内部没有足够的空间将后减震器的阀系系统全部移植进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前减震器阀系和后减震器阀系的前倒置前减震器,它不但提高了减震器的舒适性,同时使速度曲线多样化,便于调节。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前减震器阀系和后减震器阀系的前倒置前减震器,它包括柄管、减震套管和活塞杆,柄管的一部分插入到减震套管内,柄管的内腔设置为工作腔,活塞杆的一部分通过柄管的进口侧插入到柄管的工作腔内,在柄管内设有阻尼管,活塞杆的一部分位于柄管外,活塞杆的另一部分插入柄管内设有的阻尼管中,活塞杆的一端位于柄管外,活塞杆的一端与减震套管一端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入阻尼管中后伸出阻尼管与柄管的工作腔内设有的减震弹簧相对,在活塞杆的另一端设有减震阀系和活塞,减震阀系包括前减震器阀系和后减震器阀系,前减震器阀系和后减震器阀系套在活塞杆上,前减震器阀系和后减震器阀系与减震弹簧相对。
所述的前减震器阀系和后减震器阀系分别设置为复原阀Ⅰ和复原阀Ⅱ,复原阀Ⅰ和复原阀Ⅱ分别安装在阀座Ⅰ和阀座Ⅱ。所述的阀座Ⅰ的侧面设有凸台Ⅰ,在凸台Ⅰ的两侧设有台阶孔Ⅰ,阀座Ⅱ的侧面设有凸台Ⅱ,在凸台Ⅱ的两侧设有台阶孔Ⅱ。所述的复原阀Ⅰ上套有复原阀弹簧Ⅰ,所述的复原阀Ⅱ上套有复原阀弹簧Ⅱ。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前减震器阀系和后减震器阀系相结合的方法,减震器在压缩和复原行程中,前减震器阀系和后减震器阀系分别起作用,工作过程简单,便于调节。复原阀座凸台的两座Ⅰ的侧面设有凸台Ⅰ,在凸台Ⅰ的两侧设有台阶孔Ⅰ,阀座Ⅱ的侧面设有凸台Ⅱ,在凸台Ⅱ的两侧设有台阶孔Ⅱ,这样使得减震器在工作时油液流通更加顺畅;本实用新型前、后减震器阀系上都以复原阀弹簧代替传统的鞍型弹性垫片,比鞍型弹性垫片的灵敏度更高;本实用新型它不但提高了减震器的舒适性,同时使速度曲线多样化,便于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震阀系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前减震器阀系和后减震器阀系的前倒置前减震器,它包括柄管1、减震套管2和活塞杆3,柄管1的一部分插入到减震套管2内,柄管的内腔设置为工作腔,活塞杆3的一部分通过柄管1的进口侧插入到柄管1的工作腔内,在柄管1内设有阻尼管4,活塞杆3的一部分位于柄管1外,活塞杆3的另一部分插入柄管1内设有的阻尼管4中,活塞杆3的一端位于柄管1外,活塞杆3的一端与减震套管2一端连接,活塞杆3的另一端伸入阻尼管4中后伸出阻尼管4与柄管1的工作腔内设有的减震弹簧5相对,在活塞杆3的另一端设有减震阀系和活塞6,减震阀系包括前减震器阀系7和后减震器阀系8,前减震器阀系7和后减震器阀系8套在活塞杆3上,前减震器阀系7和后减震器阀系8与减震弹簧5相对。所述的前减震器阀系7和后减震器阀8系分别设置为复原阀Ⅰ和复原阀Ⅱ,复原阀Ⅰ和复原阀Ⅱ分别安装在阀座Ⅰ9和阀座Ⅱ10。所述的阀座Ⅰ9的侧面设有凸台Ⅰ11,在凸台Ⅰ11的两侧设有台阶孔Ⅰ12,阀座Ⅱ10的侧面设有凸台Ⅱ13,在凸台Ⅱ13的两侧设有台阶孔Ⅱ14。所述的复原阀Ⅰ上套有复原阀弹簧Ⅰ15,所述的复原阀Ⅱ上套有复原阀弹簧Ⅱ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9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